公历的由来?

芯达旅游网 2023-06-09 03:33 编辑:admin 291阅读

一、公历的由来?

公历由来是古罗马历法

罗马共和国末期,恺撒根据古埃及的这套历法制定了儒略历,在罗马全境实施。儒略历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大小月相间,每四年为闰年,闰年的二月为三十天而平年的为二十九天。恺撒的侄子屋大维统治罗马时,因为屋大维的生日在八月,所以把八月改为大月,九月改为小月,余类推,又在二月份中减去一天。儒略历平均一年为365.25天,比实际的太阳年365.2422天多了一点,这在一千年后形成了严重的问题,欧洲由于普遍采用了这一历法,到了1582年,春分的日子已相差十天,于是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按照天文学家的意见实施改历,一方面移回春分点,另一方面,对世纪年,即能整除100的年份不置闰,但对于能整除400的年分仍置闰,所以,1600年、2000年是闰年,而1700年、1800年、1900年都不是闰年。格列高利历一年为365.2425天,极为精确,又由于她简单实用,因而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被称为“公历”。

二、公历和农历区别?

公历和阴历区别:

1、规则计算不同

  农历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2、历史起源不同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自轩辕黄帝时期就开始广泛应用到当时的生活生产中。阳历又为格里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后改名为格里历。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

  3、适用意义不同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农业活动。依据阳历,在一年中可以显明看出四季冷热变更的情形。阴历,就是伊斯兰历,主要用来指导他们的宗教节日等。

三、什么是阳历?

阳历是一种基于太阳运动周期的日历系统。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而制定的,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闰年)。阳历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日历系统之一,用于公务和商业活动,而且也是国际标准日历。阳历最初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儒略日历,后来在1582年被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进为格里高利历(或称公历),并于欧洲广泛使用。阳历的月份分别为1月至12月,每月天数从28至31天不等,且每月都有一个公共假期或纪念日。与阴历相比,阳历具有优势,如计算方便、精确性高、日历信息可通过数字方式传输等。

因此,阳历不仅在现代化的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对人类社会的日程安排、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