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国内旅游攻略 2018旅游大事件 2018年旅游大事件

芯达旅游网 2023-04-08 04:25 编辑:admin 93阅读

一、2018旅游大事件

2018年上海发生的金融大事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上海金融开放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外资资管机构集中落沪、原油期货挂牌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日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2018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大事件”。

1、中央对上海提出三项新的重大任务

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一是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二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三是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同时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冲刺指明了目标和路径。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正式发布

2018年底,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行动计划》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3、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首次位列第五

9月12日,由英国独立智库Z/Yen集团编制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上海首次位列全球第五,超越东京,仅次于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

4、原油期货等一批金融产品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3月26日,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上线,两年期国债期货、铜期权、纸浆期货等多项金融创新产品也接连上线,这是上海金融市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原油期货上市是中国衍生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原油期货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原油市场,仅次于纽约WTI原油市场和伦敦布伦特原油市场。

5、上海金融法院成立,金融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揭牌成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成立,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一小步,也是金融法治改革的一大步;是中国金融法院的先驱,也意味着我国进入法律专业化的新时代。

6、上海推出一系列金融对外开放最新项目

按照金融业对外开放六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上海市全年形成了三批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2018年5月和6月,先后推出了两批23个项目上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其中12个项目已经落地,年底又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上报了第三批8个对外开放项目。

同时,越来越多外资资管机构通过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的形式落户上海。目前,已有41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选择上海自贸区作为注册和经营地,注册资本总额近5亿美元。

7、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正式组建

根据《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建,并加挂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牌子,不再保留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机构改革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成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承担的职能从以协调服务为主转向监管与协调服务并重。

8、上海金融业加强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11月中旬,上海国盛集团联合多家国企与海通证券共同组建的上海国盛海通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规模目标100亿元,目前已落实50亿元。11月20日,由浦发银行创设的复星高科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已正式簿记建档,标志着上海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成功落地。12月17日,在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支持下,15家金融机构为50个实体经济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总金额近1000亿元。

9、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首单落地上海

6月7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全国首单由太平洋人寿在上海签发。在沪开展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有利于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健全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保险行业不断创新,加快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0、上海积极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的涉众型投资受损类风险以及交易场所风险有所凸显。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适应特大型城市风险防范化解的有效途径,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目前上海地方债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处于全国最低之列,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重大金融安全事件。

二、2018年旅游大事件

春节大事件?

不论是历史上的哪天,都可能发生大事件。 春节将至,就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

发生在春节期间的有哪些历史大事。

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离间,各个击破。公元前230年首先消灭最近的韩国,使赵、魏唇亡齿寒,相继灭亡;接着又打败楚国,转过头来对付与己交好的燕国,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实现了统一。秦的统一,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换而言之,我们这个龙的国度是在龙年具备了统一国家的雏形,翻开了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新篇章。

  公元68(戊辰)年:佛教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即位后,听说西域佛教博大精深,派郎中蔡音西天求佛。蔡音等到了天竺 (印度),请人画了佛像,邀请两位佛门大师摄摩腾、竺法兰回洛阳。公元68年,明帝诏建洛阳白马寺供两位佛师居住。二僧在寺中编译佛典《四十二章经》,佛教至此开始在中国传播,成为儒、佛、道三教之一。

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632(壬辰)年:魏征谏封禅。 这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第6年,国家已定,外国来朝,文武官员多请太宗泰山封禅,太宗也有此意,宰相魏征极言不可,他上书阻谏说:“目前虽说天下太平,但民间战乱,国力未复,田原多有荒芜,百姓尚未复业,不应崇虚名而受实害,做劳民伤财之举。”太宗纳谏,开唐初,政通人和、从善如流之民风。

  公元992(壬辰)年:糊名考校,堵塞弊源。 科举制度盛行于唐,多系按题策论,考生姓名署于文下,为考生贿赂考官谋取榜上有名大开方便之门,加上主考官徇私舞弊,多照顾亲朋故旧、同僚富绅,弊端甚多。992年,宋太宗规定,今后复试合格进士,采用糊名考校之法,即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先盖上再阅卷,以防止考生与考官混同作弊,后来此法推广到科举逐级考试中,并流传至今。

  公元1856(丙辰)年:天京事变。 1856年8月,太平军先后攻破清军借以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东王杨秀清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居功自傲,私心膨胀,洪秀全已知东王有取己代之之意,密令在江西的北王韦昌辉,在湖北的翼王石达开回京讨论对策。9月2日夜,韦昌辉率精锐3000赶回天京,趁夜杀入东王府,将东王及其家属、侍从等全部斩杀,以后的几十天中,又擅杀了弄得天京城人心惶惶。稍后赶来的石达开责备韦昌辉杀人太多,韦昌辉又派兵攻翼王府,杀其全家,石达开连夜逃走,这就是“天京事变”,它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公元1916(丙辰)年:护国战争。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当上大总统后仍不满足,一心要恢复帝制做皇帝,为此他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接受“民意”,下令将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引起了深受封建专制之苦的全国人民的反对。在各地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护国军屡战屡胜。袁世凯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护国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三、2018年旅游业十大热点事件

2021十大教育热点事件?

2021年,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长江教育研究院据此梳理出2021年可能出现的十大教育热点。

1.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体系更加完备、更能满足多样需求、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新方向和新任务。

2.高水平编制教育“十四五”

伴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也承担了新的使命。

3.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

教育评价是教育事业的指挥棒,关乎教育发展方向。

4.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5.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6.全面振兴乡村教育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振兴乡村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根本振兴的人才保障。

7.全面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的人才支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是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优质的关键。

8.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完善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9.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

10.全方位高水平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四、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

人数和人次区别?

“人数”和“人次”的区别:“人数”代表的是有多少人,指的是具体的人员数量,人数在计算时没有重复。“人次”表示若干次人数的总和,指的是人的往返次数。“人次”可以重复计数。

举例如下:

1、张三,算一人;王五,算一人;赵六,算一人。加在一起是三个人数,这三个人不能重复计数。

2、张三,算一人;王五,算一人;赵六,算一人。加起来是三人次。如果他们往返两次,加起来就是六人次。如果按人数计算,加起来还是三人数。

五、2018年旅游数据统计

数据的统计包括?

①分区统计。即用图形的面积或同样图形的个数,代表所在区划单元内全部同类现象的总和;如2008美国社区调查一年数据样本文件总体

②分级统计。即以统计图形式按行政区划或经济区划分级,以不同深浅的颜色或疏密不等的晕线、晕点表示现象相对指标的差异;

③定位统计。以统计图表形式表示某一点上的特种现象和变化规律。

六、2018年11月国内旅游最佳地点

即墨赶海最佳地点?

即墨赶海地点太多了,鳌山卫,田横岛,留村,王村,都可以赶海。即墨赶海最佳时间(阴历)如下:

1、农历初一到初七9.30-16.40是最佳赶海时间。

2、农历初八到十四号4.00-12.30是最佳赶海时间。

3、农历十五到二十四号9.00-19.50是最佳赶海时间。

4、农历二十五号到三十号4.00-12.30是最佳赶海时间。这里当地有一句话,初三的海,十八的潮,二十三二十四白跑一趟。所以要赶海要农历十八左右去。

七、2018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可持续增长率和内含增长率哪个高?

区别如下:

1、计算方式不同。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时,可以从外部增加债务,但资产负债率不变。计算内含增长率时,不增加外部债务,但资产负债率会有所变化。

2、资本结构不同。可持续增长率的前提是维持目标资本结构即资本结构不变,即在假定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结合企业可实现的利润留存,按目标资本结构从外部增加债务资金安排,外部债务融资额不一定为0,但资产负债率不变(假设条件之一)。内含增长率是仅依靠利润留存增加权益资金,同时经营负债会自发地增长,外部融资额(包括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都为0),同时利润留存的增加与经营负债的增加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规律或比例限制,所以资产负债率可能下降、可能提高、可能不变。

3、所提现的增长率不同。可持续增长率是假设企业不增发新股(增发新股并不是一种常态)、并假定维持目前的经营效率与财务政策的前提下,企业未来所能实现的的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是仅依靠利润留存提供权益资金支持所能带动的销售增长率。

4、假设条件不同可持续增长率要遵循5个假设条件(即销售净利率不变,总资产周转次数不变,权益乘数不变,利润留存率不变、不增发新股)。

八、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比上年同期增长怎么算?

本年累计数(或者叫本年到达数)减上年同期累计数(或者上年同期达到数)的差除以上年同期累计数(到达数),乘以100%。 较上年同期增长:

1、本年数据-上年同期数据=上年同期增长值。

2、上年同期增长值/本年数据*100%=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同期增长是指相同主体,一年中的同一时期,但是年份不同进行对比。同比增长就是“去年同期比增长”的意思,其中,去年同期又简称“同期”。同比是指不同时期相同主体进行对比。

九、2018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是什么

2021中国旅游日主题?

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绿色发展,美好生活”,中国旅游日的相关活动

一是景区降价、免费等面向大众的优惠措施;

二是旅游助老、助残措施;

三是对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群体实施旅游奖励的优惠措施;

四是公益性文艺演出、公共文化场馆扩大开放等文化惠民措施。同时,各地要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在“中国旅游日”当天及前后时段宣传各地推出的公益惠民举措,开展文明旅游、安全旅游、诚信经营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5月19日当天为全国集中开展“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时间,旅游惠民措施和其他宣传活动可延展到5月19日前后时段。

十、2018 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是( )

2018中国旅游日主题?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的主题定为“全域旅游,美好生活”。5月19日为全国集中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时间,活动时间可延展到5月19日前后时段

现场发布了全国各地3000多条旅游惠民措施,提出文明旅游和安全出行倡议,发布了“网民最喜欢的30个旅游目的地”,推出了“旅游+”AP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