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9年旅游业发展大事件?
2009年十大旅游事件依次为:
1、两岸定期直航启动 台湾游大热
8月31日两岸定期直航航班正式启动。随着出行条件放宽、定期直航以及旅游价格大幅下降,台湾迅速成为今年最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大陆居民赴台人次将达60万,增长超过200%。
2、上海迪斯尼项目获得国家核准
11月4日,上海市宣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这个项目经过中美双方多年接触和谈判,于2009年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迪斯尼正式落户上海。
3、各地热推旅游消费券
2009年度“旅游消费券”、熊猫卡成为旅游流行语。初步统计今年国内数十个省市发放了总值达数十亿的旅游消费券。其中以成都发放熊猫卡、北京发放200万张免费门票最突出。游客网络申领也成一大亮点。
4、延迟退房打破“12点退房制”
今年6月以来,携程旅行网联合国内700多家酒店,在国内主要城市推出延迟退房活动,随着活动的持续影响,业界施行多年的“12点退房制”被打破。2009年8月修订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删去了“超过12点加收半天房费,超过18点加收1天房费”的规定。
5、《旅行社条例》正式实施
5月1日, 国务院公布的《旅行社条例》正式实施。包括零负团费、强制购物、改变游程等许多行业“潜规则”被叫停。《旅行社条例》实施以来加速了旅游行业优胜劣汰,低价竞争得到有效监管,旅游消费透明化,“品质游”进一步升级。
6、东航上航合并 民航业重组
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民航业展开行业深度调整,国有航空纷纷获得政府注资和合并重组。从7月13日公布重组方案到11月30日正式获证监会通过,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确定将实现合并重组。
7、四川旅游全面恢复
2009年末统计显示,四川旅游实现了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增长,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体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大部分受地震影响的景区,通过恢复重建已经超越了地震前的水平。
8、高铁陆续开通 冲击中短距离航线
2009年多条高速铁路开通,与民航在中短距离线路上展开强有力的正面竞争。11月16日,重庆至成都航线正式停航。航空公司纷纷加开通空中快线,降低票价。对于旅客来说,出行有了更多选择,交通成本大为下降。
9、国务院出台《意见》 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中国旅游业的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
10、甲流冲击旅游市场
今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使得旅游业遭受重创、尤其是出入境旅游市场大受影响。为刺激游客的出游热情,航空公司、酒店和旅行社推出更多价格优惠,不少出境游线路价格达到历史最低。
二、冬季去日喀则旅游有哪些美食推荐?
冬季去日喀则旅游有哪些美食推荐?
日喀则独有的特色小吃,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
朋必
朋必只有日喀则独有,也是日喀则小吃的象征。藏族朋友为了让你记住它,喜欢开玩笑地说:“朋必”就是朋友来了,必须要吃的美味。做朋必的豆汁是从做粉丝的汁液中提练出来的。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低层的用来做粉丝,而中间较浓稠的一层汁液是做朋必的原料。食用时配以当地口味的一种辣椒,味道十分可口。
青椒包子
包子是一种古老的面食,是用面粉发酵蒸制而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这种食物大约在魏晋时便已经出现了。藏族人喜欢把带馅儿的食物叫做包子。青椒包子是把牦牛肉剁成肉末制成肉馅塞进青椒,再烤制而成,多汁的青椒与肉汁交融,味道独特。
牦牛肉
吃冬虫夏草,喝矿泉水”的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牦牛是高原特有的牛类,牧民的牦牛属于半野生动物,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很高,口感紧实,与普通牛肉有许多区别,在日喀则,你可以尝到许多用牦牛肉制作的料理。到日喀则旅游时,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耗牛肉了。
凉拌牦牛舌
牦牛是生长在地球之巅海拔3000-6000米高寒地带,无任何污染环境生长完全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的牦牛舌,相较普通的牛舌,口感更为细嫩、鲜美,新鲜的牦牛舌切片,蘸着特制辣椒酱食之,特别美味。
蕨麻米饭
漫步在日喀则的街头,就会见到被称作“蕨麻米饭”盼藏族传统食品。它是用大米、酥油'、白糖、蕨麻、羊肉合烹而成的。过去为牧主、头人而食,普通牧民是不敢奢望的。现在,已成为藏族人民喜庆和节日时的必食之品。而且亦是待客之品,每当客人来访,揖坐之后,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盼蕨麻米饭,便由主妇捧献于客人座前,深蕴着对客人的深厚情谊。
羊血肠
羊血肠,以羊血为主要原料。因为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羊血肠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
以上就是疏影整理的日喀则美食啦,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三、日喀则旅游攻略:一日游如何玩转日喀则?
了解日喀则
日喀则,位于西藏中南部,是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早上:探访宗教圣地
早上,可以先前往位于日喀则市区的扎什伦布寺。这座宏伟的寺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西藏第二大寺庙。寺内珍藏有无数的佛像、壁画和经典文献,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比丘学院。
中午:品尝地道美食
中午时分,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日喀则的餐饮以藏式风味为主,可以品尝到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传统美食。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尝试当地的牦牛肉火锅,别具特色。
下午:探索历史文化
下午可以前往日喀则地标性建筑-日喀则市地区内的乃钦塔。乃钦塔是西藏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塔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藏传佛教朝圣胜地。
傍晚:欣赏壮丽风景
傍晚时分,可以前往日喀则的桑珠孜区,欣赏壮丽的喜马拉雅山风光。在那里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震撼,眺望绵延的雪山和湍急的河流,感受西藏独特的气息。
结束语
一日游虽然时间匆忙,但是通过合理安排,也能够领略日喀则的魅力。在游览日喀则的过程中,务必尊重当地的宗教和风俗习惯,保护好每一个历史遗迹,将美好的体验留存心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份攻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规划和享受日喀则的一日游行程。
四、西藏日喀则旅游需要办理边防证吗?
去 日喀则旅游,这些地区是需要办理边防证的:仲巴县、萨嘎县、聂拉木县(樟木)、定日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定结县、吉隆县;山南地区:错那县、隆子县、洛扎县、浪卡子县。跟团的话,旅行社都会帮你办好。
五、2009关于旅游自费项目规定?
2009年关于旅游自费项目的规定要求旅行社明确注明旅自费项目的价格以及自愿性
六、旅游发展历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的特征:
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的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
2、因而,古代旅行、旅游活动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其中,宗教朝圣占远行游历的较大比重。
3、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
二、近代旅游(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特征:
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
4、随着旅游业的问世,在旅游保障制度层面上也开始全面推进。
5、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七、2009年广西旅游总收入?
广西2009全年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首次突破700亿大关。同时,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亿人次,达1.201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2009年,广西全社会旅游投资达210.7亿元,同比增长77.7%;2009年新增国家4A级景区13个,3A级景区9个。同时,2009年全区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6.9%;接待国内游客11805.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9%和33.6%,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亿人次,达1.201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
八、乡村旅游的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进入调整期。
前几年,乡村旅游得到很大发展。各地为了争夺游客,纷纷建设特色旅游。结果大家都差不多。
太多的类似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很多设施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到位,综合服务能力差。除了简单的餐饮之外,没有太多核心竞争力。
九、发展旅游的意义?
发展旅游业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有利于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当地文化知名度;
第二,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城市服务业;
第三,有利于扩大当地就业,增加当地人口的平均收入;
第四,有利于广大游客朋友们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第五,旅游业发展能够带动房地产业、餐饮业的发展。
十、凯撒旅游发展历程?
凯撒旅游创始人陈茫在最初创办公司的时候,将客户定位于在欧洲的华人、留学生以及中资企业工作人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陈茫发现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陈茫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为欧洲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范轩说。
1993年陈茫和夫人朱小慧,在德国的汉堡创办了凯撒旅游的前身——华人旅行社。1997年旅行社跨出德国,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分公司。
而在1996年,凯撒旅游同步在中国设立了北京办事处,由陈小兵(陈茫胞弟)主导,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最初从事的是政府公务团赴欧考察业务。
谈及凯撒创办初期的辛酸,范轩说,2003年的“非典”时期,中国同欧洲的人员往来几乎中断,这令欧洲的对华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在当时,德国各家航空公司停飞了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航班,各个景点也看不到来自中国的游客。所有在欧洲从事对华旅游的企业都是忧心忡忡。
范轩介绍,在当时,很多从事对华旅游的企业都纷纷辞退员工,有些甚至改行,但是陈茫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没有业务,但他还是保留了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员。陈茫认为,只要挺过难关,凯撒旅游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当旅游市场恢复正常运作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企业放弃,所以凯撒旅游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陈茫说。
在此背景下,2003年,陈小兵主导着凯撒旅游对保利国旅实施重组,更名为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凯撒旅游扎根北京,开启了全球化的发展之路,先后在慕尼黑、巴黎、洛杉矶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在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沈阳等核心城市设立分子公司,开始了“从欧洲到中国 从中国到世界”的全球化旅游发展战略。
创办华文媒体 助力文化传播
回顾2003年的非典,虽然让凯撒旅游的对华旅游业务受到重创,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机遇也摆在了陈茫的面前。在那时,互联网还不像如今这样发达,不少海外华人因为语言障碍,很难从当地媒体上获取到来自祖国的信息。
“如果能创办一份报纸,不仅可以在欧洲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还能利用媒体的力量帮助海外华人捍卫权益。这样的一份‘精神食粮’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让更多的人通过其真正受益。”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陈茫创办了欧洲新报,范轩出任总编辑。
欧洲新报在创刊之初,曾以德、法、中三种语言刊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语言不同,使得文章质量和精准度把控都颇具难度。为此,范轩决定进行一次改版。改版后的欧洲新报以中文为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如今,15年过去,欧洲新报的发行量已经接近10万份,发行范围遍布西欧各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走出国门。欧洲新报也伴随着国人的脚步登上了国际航班。“在中国国航、中国东航、中国南航、中国海航、汉莎航空、奥地利航空、瑞士航空的机舱里都能看到我们的报纸。它把国内和国外华人的声音传达到很远的地方。”范轩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