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旅游景点?

251 2024-03-10 18:24

一、卢氏县旅游景点?

1.豫西大峡谷 AAAA

豫西大峡谷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峡谷呈东西走向,象一条由西向东延展的飘带,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每当汛期来临,潭上飞珠溅玉,雾气腾腾,声响如雷,气势磅礴;风和日丽时节,瀑布则如白练悬空皎美绝伦。

2.双龙湾风景区 AAAA

双龙湾风景区

  双龙湾景区位于卢氏县磨沟口乡,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因屹立着大龙头、小龙头两座奇峰而得名。双龙湾景区最显著的优势是既具有灵山秀水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历史文件融为一全,相映成辉,使其成为风格别致、内涵丰富、特色独具的高品位旅游胜地。

3.豫西百草园 AAAA

豫西百草园

  豫西百草园位于官道口镇新坪村。豫西百草园规划面积3万亩,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1千亩。是一处集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养生体验、四季水果采摘、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示范园区。景区分为公共服务区(沟口景观门、游客中心、展览馆及停车场)、卢敖文化主题园区。

4.熊耳山景区

熊耳山景区

  熊耳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卢氏县汤河、横涧两乡境内,地处伏牛山南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70%。距县城30公里,距陇海灵宝站128公里,距连霍高速公路函谷关出口130公里,距温叫国防公路29公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5.玉皇山

玉皇山

  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卢氏县狮子坪乡淇河林场,距卢氏县城90公里。玉皇山是河南省的西部屋脊,为秦岭余脉主支伏牛山系。长岭根、大块地、扁担沟、骑马沟为其主要的四个景区。其山峰玉皇尖海拔2057.9米,比东岳泰山高出527.1米。登临绝顶.40余平方公里-尽收眼底。

6.汤河温泉

汤河温泉

  汤河温泉又名“汤池”,系天然形成,背靠汤池边,山势险峻,冬青松柏覆盖,终年绿色。光绪十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神话传说为泉山之下压一太阳,乃后羿所射之日,经专家测定,泉山时流量20吨,水温49.5℃,富含硫酸根、氟、铁、等矿物质元素。

7.卢氏桃花谷

卢氏桃花谷

  桃花谷自然风景区位于卢氏县磨沟口乡西虎岭村,最具特色的有自然生态景观大型溶洞景观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距县城40公里,距209国道14公里,景区总面积1940公顷,林地面积681公顷。 谷呈东西走向.宽约20余米.长1 5公里,峡谷内自然形成多级瀑布,山上植被丰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

8.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

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

  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官坡镇凤凰山农业生态观光园位于官坡镇西3公里处官坡岭中段,面积5000余亩,园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山间有自然山泉2处,园区内有锦鸡、山鹰、果子狸、山猪、野兔、野鹿、松鼠、刺猬等野生动物10余种,有油松、华山松、柏树、楸树、杨树、国槐等。

9.卢氏山

卢氏山

  卢氏山多,大小山峰4037座。氏的山路很有特点,路边必然是山,山上植被必然茂盛,路一边必然有河道,河道必然有水,山葱茏,水清澈,树茂盛。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5.8%。卢氏山洒落着柔美,如诗如画,更能深得画家的青睐。卢氏山历代人才济济,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10.老君庙古迹群

老君庙古迹群

  老君庙古迹群:老子东去途经此处而得名。相传,老子当年翻崤山过洛河进入泉水峪,行至双庙峡口,看到奇特的地形,眼前豁然一亮。鸡公山、不老山两山直上云端,把黄色丘陵和崇山密林截然斩开,10余米宽的峡口把内外变成了两个世界。峡谷外是一盆地,视野开阔,北可望崤山洛水。

二、云浮龙洞旅游景点?

蟠龙洞是一座有着1.7亿多年历史的次生喀斯特溶洞,全长约520米,共分三层,上为天堂通天洞,下为龙泉地下河,中为九龙长廊,各有奇峰异石等独特景象,钟乳石、石笋层出不穷,又在五彩灯光下变幻出光怪陆离的缤纷姿态,使其间游人有如身临瑶池仙境的奇妙体验。

蟠龙洞地下河间歇性涌泉。蟠龙洞中的落水洞直落21米深处,是龙泉地下河,在景点“群龙布阵”处可螺旋而下,曲伸如龙,一年四季,龙泉滴水不断,泉水甘冽。其下的地下河,长560米,河宽8~10米,高10~30米不等,它是一间歇泉供给河水,来水时,水浪滚翻,哇哇作响,冲刷河滩,过一会又静静回流石洞。

蟠龙洞的特殊景观有三外:其一是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洞内石花剔透玲珑,晶莹如玉,它附着于岩壁之上,不按重力方向生长,而向四面节节开花,见气成石,继续生长,变幻无穷。其二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古动物化石区",较为珍贵的是"智人"古人类化石。其三是蟠龙洞尚未开发的龙泉地下河,河中有泉眼,每隔十分钟左右,泉眼波浪翻滚,似海潮汹涌,冲刷河岸,随后又似退潮,静静地回流石洞,经专家确认为地下间歇泉,是一罕见洞府奇观。

三、利川龙洞旅游景点?

利川腾龙洞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之一,世界特级洞穴之一,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被公认为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首选去处。亿年的地壳变化使得腾龙洞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连,且无毒气,无蛇蝎,无污染,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山清水秀、风光怡人,集山、水、洞、林、石、峡于一体,溶雄、险、奇、幽、秀于一炉,声誉远播,遐迩闻名。腾龙洞风景区,位于利川市郊约8公里处。腾龙洞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溶洞,洞内全长约五十多公里,目前被开放、可以供游客游玩的约6公里。外地游客可以在利川火车站前乘坐直达景区的专线车到达景区。

四、九龙洞为什么叫九龙洞?

相传六龙山有六条黄龙,它们邀请锦江河中的三条青龙一同到观音山山洞中相聚,九条龙见到仙境一样的洞府,顿时私欲大发,都想将洞据为己有,互相争抢不休。

等到鸡叫天亮后,谁也无法返回原来的居所了,只得盘踞在洞内深处的一个巨型彩柱上,再也不能脱身。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洞称为“九龙洞”。

五、贵州龙洞堡旅游景点?

有多彩贵州城、极地海洋世界、1958文化创意园等景点。

目前,龙洞堡附近虽然开通了地铁2号线,但是该线路连接的是老城区、观山湖区和白云区,从乌当区、花溪区和金阳一带到达龙洞堡还是不太方便。

环城快铁开通后,这些地区的人们到达龙洞堡游玩就便利了。另外,在龙洞堡站换乘2号线还可以到达龙洞堡汽车客运站(中兴路站),这里有到达黔东南、黔南很多地方的大巴车,包括荔波。

六、洛阳九龙洞传说?

九龙洞位于卢氏县西南60公里处双槐树乡境内。传说很久以前,朱阳关的杜家店住着一位杜员外,他有位独生女儿叫润玉。杜员外虽有家财万贯,却贪心不足,为富不仁。润玉小姐长得花容月貌,光彩照人,是远近有名的俏姑娘。和其父不同的是,杜小姐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杜小姐十八岁那年冬天,一次她帮本家嫂子在小河边洗衣服,忽然河面上漂来一个鲜红硕大的桃子。姑嫂二人相互推让,最后还是杜小姐将桃子吃了。自从吃了桃子后,杜小姐不思饮食,日见消瘦,杜员外以为女儿病了,请郎中诊治,不料女儿已有孕在身。杜员外直气得七窍生烟,将女儿打得遍体伤痕,为保全名声,决计将女儿活埋。

  杜小姐被嫂子和乡亲们救出,连夜逃到数十里外的一座大石洞里,由其嫂子和乡亲们轮流送饭。这日嫂子送饭,到石洞之后,发现杜小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横七竖八地爬了九条小蛇。她以为小姐已死,回去哭诉给乡亲们,从此再没有人送饭去了。

  其实杜小姐并没有死,那九条小蛇是其所生的九条龙。九条小龙日见长大,并常做人语,尊其母为"九龙圣母",称此生身之洞为"九龙洞

七、九龙洞能去吗?

能的,九龙洞是一个大型天然 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其中高20米以上的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

八、九龙洞夏季温度?

九龙洞位于中国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为宜人,平均气温在20℃左右,最高气温一般在30℃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15℃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气温较为潮湿,相对湿度较大,游客在游览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防晒和保湿。

九、九龙洞在哪里?

目前已知的九龙洞风景区,一共有三个景点,这三处景点不在一个省份,也不在一座城市。

九龙洞风景区一个在贵州省铜仁市观音山上,官方门票价格90元,另一个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官方门票价格20元起,还有一个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双槐树乡,这个景点没去过门票不得而知。但就贵州和山西九龙洞景区相比之下,贵州省九龙洞风景区的门票要高一些,所以相对而言贵州省观音山上的九龙洞自然风景区的景点要多于长治桥上乡的景点,但是自然环境以及原生态方面,个人认为长治桥上乡的要略胜一筹,这次主要介绍贵州省的九龙洞。

1,贵州九龙洞特色较多,而且是一个天然的溶洞,里面的主要景观就是钟乳石,有大有小,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最大的钟乳石高达近40米,特别壮观,有的钟乳石特别粗壮,需要七八个成人才能围抱起来,贵州九龙洞夏天气是最美的,洞外面气候炎热,而溶洞特别凉爽,是一个避暑的圣地。

2,景区的外围环境也是非常丰富不错的,而且九龙洞的外侧还有两个更神奇的洞,其中一个洞口,无论春、夏、秋、冬吹出的风总是凉风习习,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很多游人都喜欢去这里游玩,而另外一个洞口,在数九寒天,反而是暖风融融,而且这两个景点,距离相近,近在迟尺,却如此变幻莫测,不仅让人感叹到大自然真的神奇啊!

十、九龙洞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卢氏县老鹳河边有一个古朴的小镇,约有三五十户人家。虽系竹篱茅舍,却也阡陌分明,颇为整齐。每逢阳春三月,村前桃李芬菲,田间桑麻成畦。村民个个衣着简朴,性情良善,男耕女织,仿佛世外桃源。老鹳河水像一条玉带抱村萦回。这一年的三月三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两个年青女子来到河边浣纱。一边漂洗,一边撩水嬉戏,且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看年龄,大者不过二十出头,小者不过十七八岁。看发型,大者已盘头挽髻,当是新婚少妇。小者垂发披肩,自属待嫁闺秀。听言语,却是姑嫂一家。两人鬓边斜插桃花,面似傅粉,眉目俊秀,恰似一双玉人儿。姑嫂二人见四旁无人,嬉闹之中言语也无禁忌。“嫂子,有件事妹妹不明白,想问又怕嫂子着恼,今日别无他人,不知嫂子可肯说明缘故?”小姑眨着一双诡秘的眼睛,盯住嫂子的脸。“啥事?说出来听听,看把你蹊精的。”嫂子不以为然地一边漂洗一边回答。“记得你过门那天,刚下轿时,哭得泪人似的,连茶饭都不进。晚上妹妹出来,想听听你和哥哥拌嘴了没有,那知听见你哏天呱地,兴奋异常。第二天一早起来,你就象变了个人似的,走路兴冲冲地,嘴里还哼着酸溜溜的小曲儿,我想哥哥平时忠厚老实,没听说咋会哄人,也不知那天晚上用了什么法子叫你恁般欢欣?”嫂子不待说完,面色红涨,杏眼圆睁,柳眉倒竖,抡起棒棰,起身赶打。可未及站稳,已破嗔为笑。小姑情急之下,慌忙向河中逃去,不想一脚踩着一条金色鲤鱼,扑倒水里,待爬起身来,急忙整理云鬓,不料又把桃花弄掉。小姑不舍,紧赶两步去捡,刚拿到手,转眼却变成一对翠里透红的仙桃。小姑手捧仙桃,如痴如醉,呆在河当心一言不发。嫂子开始见她逃得狼狈,正在开心大笑,忽见她木然伫立,便止住笑,看着纳闷。这姑娘突然闻到一股奇香,直透心脾,便情不自禁地送到嘴边,也不知什么缘故,恍惚之间,仙桃竟已下肚,顿觉血气上涌,心跳加快,浑身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爽快,两片红云却早已浮上面颊。看到这种情景,嫂子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过去把妹妹扶到河边,欲问又止。于是急急收拾了东西,把姑娘搀回家中。却说这个古朴村镇,原来唤作杜家店(即今卢氏县朱阳关杜家店),是沿鹳河上下商家往来歇脚的驿站。村里人家多属杜氏宗族,族长杜守信,年纪五十开外。膝下一男一女,长男杜诚,已娶家室。女儿润玉,年方一十八岁,尚待字闺阁。这食桃姑娘正是杜老庄主的女儿杜润玉。润玉自那日误食了仙桃,回来后渐觉腹中有些异样。起初也未介意,日间与父兄在田间劳作,晚上伴嫂子灯下纺织。但数月以后,肚子渐渐有些肿胀,身子也慢慢笨了起来。嫂子与母亲觉得蹊跷,以为得了什么怪病,但看饮食活计,不减常人。暗里盘问,润玉言语平和,并无隐情。可是时间越长,这肚子越发无法无天起来。村里人开始交头接耳,嘁嘁喳喳。老族长也暗中明白了几分,以为女儿做了伤风败俗之事,惹下祸胎,急命老伴严加盘问。润玉却万般委屈,哭得死去活来。嫂子见状不忍,劝娘先回去,说“待我慢慢哄颂哄颂,看到底是咋回事。”老娘走后,嫂子一边安慰一边扯罗,渐渐说到这件事上。润玉道:“那种苟且之事是万万没有的,可我也纳闷,就是今年春上咱们洗衣时,鬼使神差地吃了那对仙桃,当时心里感到异样,回来后,就天天害怕,谁知到现在竟成了这个样子。”嫂子也突然想起那天发生的怪事,忙将妹妹安慰了一番,急急转身告诉公婆。公婆听了,半天无语。倒是儿媳有些见识。说道:“依我看,不如明天一早我将小妹带走,到远处寻个善良人家,让她把孩子生下,暂寄他处。回来就说润玉腹中生了块子(即瘤子),经郎中医治, 病根已除。那时渐渐息了闲话,也使润玉有个终身。”公婆一想,也只好如此。遂连夜打点些铺盖衣物,趁天不亮,将姑嫂二人送出村子,一路向西,朝着鹳河上游逃去。一连走了几天,来到一个去处,山陡路窄,瀑流飞溅,十分幽僻。沿瀑布左侧只有一条樵采小路,二人顾不得辛苦,牵手拖带,攀藤附葛,好不容易才爬上岭头。举目一望,一湾碧绿澄澈的湖水呈现在眼前。二人赶忙用湖水洗了洗脸,喝了两口,顿觉甘爽无比,心里十分畅快。几天的劳累,忽然看到这迷人的湖光山色,倒着实想轻松一下。于是润玉在嫂子的搀扶下,沿着湖边的羊肠小道,漫不经心地绕湖而行。一直走到东边的尽头,找了块石头坐下来歇息。望着这一平如镜的湖水,倒映着四面环抱的青山,润玉顿生依恋之心,久久不肯离去。天渐渐暗了下来,嫂子隐隐约约看见右面山根的树丛中有个石坎,于是建议润玉今晚暂时在此躲一躲。二人拨开树丛,慢慢靠近,待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个石洞。天黑看不见深处,权将被窝铺陈洞口,因怕野兽袭扰,就在洞外架起一堆篝火。就这样,姑嫂二人在此偎随了一宿。第二天起来,嫂子见润玉身子笨重,不想让她受累,就让她暂留洞口,自己去寻找人家,顺便讨些吃的回来。嫂子走后,润玉望着洞内,心有所感,于是也不觉惧怕,从篝火堆旁拣了根火棍,照着向洞内走去,谁知洞内十分平坦,而且越走越宽,走到最后,忽然空旷宽敞,俨如一个大殿。大殿内生着石床、石桌、石凳,还有石香炉。润玉一下被迷住了,心想还去找什么人家,倒不如在这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把孩子生了,倒省了多少麻烦。想到这里,她也不顾身累,回到洞口,把铺盖一件一件地搬进大殿铺在石床上。伏身而卧,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你道这是什么地方?它就是今天双槐树的九龙洞。因为那时石门峡并未裂开,东、西茄子河的两个山岭还连在一起,就在现在石门水库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天然湖泊。且说润玉一头睡去,直到傍晚才醒来。嫂子转游了一天,也没找到个人影。临了,只好采了些野果回来。润玉把嫂子引进洞内,二人来到大殿,见大殿左侧燃烧着一堆干松枝,透过火光,嫂子看到了殿内的一切,也仿佛明白了一切。从此,姑嫂二人就在此寄住下来。嫂子也不再去山里寻找人家,干脆每天到距此七、八里路的双槲树镇(双槐树在清朝以前叫双槲树)讨些吃的回来,供养润玉姑娘。镇上的人见她可怜稳重,总是送些干净的饭菜,从不拿残羹剩饭给她,姑嫂二人心里十分感激。光阴荏苒,不觉又过了两月有余,润玉渐渐觉得腹内有些动静,嫂子已知产期到了,就嘱咐她嫂子不在时,不要一个人出去走动。有一天,嫂子又到集上讨饭,正赶上镇上庙会,饭菜瓜果装了满满一篮,到石门外上坡时已累得张口气喘。由于担心妹妹临产,顾不得歇息,从路旁折了一根树枝,权作拐杖,一路拄着赶回洞口。到了洞外,她把树枝往地上一插,挎起篮子向洞内走去。来到大殿,见润玉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下身,看到被子乱动。嫂子一喜,忙问:“生了?是小子还是丫头?快让我看看。”润玉忙答道:“生是生了,可是……”,不等润玉说完,嫂子已从另一头掀开了被子,顿时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润玉急忙下床,抱起嫂子,呼天抢地,可嫂子再也没有醒来。原来润玉一胎生下九条小龙,嫂子一见,顿时被吓死了。润玉自从生下九条小龙,从此不饥不渴,不食人间烟火。一天夜里,她忽然梦见自己又回到杜店老家,又和嫂子在河边洗衣,猛然看见一条金色鲤鱼向她游来。她用竹篮一舀,正好舀到篮里。那鲤鱼一动不动,只是把嘴吧一张一翕。润玉好奇地问:“鲤鱼你怎么了,想说话吗?”鲤鱼果然开口说道:“我不是鲤鱼,我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一年前,我因在家惹祸,被父王责骂,赌气私自出来散心,一直到你村前,你还记得仙桃的事情吗?你所生得九条小龙,就是我的儿子,希望你好好抚养,将来它们会报答你和你这一方父老乡亲的恩德的。我虽是你的夫君,只因天册有名,身不由己,还得回到东海龙宫,随时听候父王调遣,不能与你朝夕相处。还望你多加原谅, 不过我会暗中保护你的,后会有期,保重!保重!”说罢忽然跳入水中,隐然不见。润玉一惊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约摸已经天亮,出洞一看,晨光曦微,怎么洞前忽生一棵大树。仔细一看,原来是嫂子拄过的树枝,早已干枯,怎么忽然活了起来,而且一夜之间变得如此粗壮,想必是三太子法力所为。为记此一段故事,以便日后说与小龙知道,又恐不足凭信,润玉姑娘就用石子在树干上写下了“南柯”二字。后来二字嵌入树中,树长字长。只因古人写字是从右向左,后人见字,不辨先后,竟误认作“柯南”。于是以讹传讹,就叫做“柯楠树”。不想经现代科学鉴定,就是南方的柯楠树,北方绝无仅有,说来有些神奇。这一梦一异,润玉心中豁然明白,己身于今已非父母所有,听敖丙之说,今后将肩负抚养小龙,造福一方之重任。想到这里,她也不再思念父母,竟把心思全都花在养育小龙身上。这九条小龙整日在湖里游玩嬉闹,练习本领。很快他们一个个都能吞云吐雾,行云播雨。润玉姑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知道自己报答乡亲的时候就要到了。果然,有一年沿老鹳河两岸大旱,禾稼枯焦,尘土生烟,百里之内颗粒无收。人们四处求神,甚至焚身祭天,也无丝毫反应。那时节,只有四海住着龙王,陆地上的江河湖泊里根本没有龙王。只有当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时玉皇大帝才传旨四海龙王前去行雨。如果数百里小地方无雨,天神连看也不看,海龙王也不屑一顾。小龙自是灵物,将自己在空中看到的景象告诉了母亲。润玉姑娘天性良善,闻此光景心中亦自焦急。就吩咐小龙前去降雨,以救邻里百姓之苦。小龙们久已技痒,听不得一声,于是九条龙一起飞升天空,你争我抢,轮番降起雨来。双槲树镇上的人们正在愁眉望天,咋见从西北角山后忽起一团浓云,由于小龙不知隐形,竞赤裸裸地驾云而来。人们忽然惊叫起来,互相招呼指看,只见九条龙身形虽不庞大,可是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本领却不小。九条龙分别向四面八方和中央喷出九股巨大水柱,倾刻之间,大雨倾盆,铺天盖地下了起来。人们见九龙行雨,除却旱灾,都一个个跪在地上朝天膜拜。这润玉姑娘只顾救人,这小龙只顾争显神通,却不知这天神主宰的世界万事万物皆有规距定数。这雨也不是随便下的,每天都有各路神将绕天巡逻,夜叉沿各江河入海口巡海。这日东海夜叉刚巡到扬子江口(古人把长江自扬州以东至海口的一段叫扬子江),忽然发现有浊水入海,用鼻子一闻,似有龙气,吓了一跳,心想今日扬子江上游并未安排降雨,此水缘何而来?急忙赶回龙宫,向老龙王禀告。老龙王一听,急忙唤来三个儿子,将上项事情说明,命大太子带五百水卒,连夜逆江搜寻,看是何方妖孽所为,再行上达天庭,听候处治。大太子奉命,披挂整齐,拈了根铁柄金尖火枪,点起虾兵蟹将正待起身,忽见三弟敖丙拦住去路,二话没说俯身便拜,眼中似有乞求之意。大太子一看,以为是三弟闯了祸,当着水卒不便细问,于是呵令水卒退后,低声问道:“到底出了何事?”敖丙只得将那年受辱出走,惹下的一段风流祸事一五一十告知大哥。央求道:“大哥,今日之事,必为小龙无知所为,还望兄长前去,多看小弟之面,切莫加以伤害。且润玉姑娘天性良善,必无纵子作恶之事。定是救民心切,冒犯了天规,乞求大哥格外开恩。将来上天震怒,降罪下来,小弟自愿前去抵罪就是了。”说罢已泣不成声。大太子见说也知埋怨已无济于事,且平日最疼爱小弟,今日见他哭得伤心,亦自不忍责怪。说道:“小弟且莫悲伤,待兄长明日前去弄个究竟再说。”敖丙一听,已悟哥哥救助之计:父王明叫立即动身,而哥哥却说明日前去,分明是留个间隙,让我前去报信,提前加以防备之意。于是向大太子深施一礼道“多谢大哥厚爱,小弟终生不忘。”说罢转身去了。敖丙连夜赶到九龙洞,见了润玉,不及温存,急忙告知原由。润玉着忙,急问“这却如何是好?”敖丙说:“别急,只要儿子出于善心,不曾作恶,日后天帝自会原谅,只是莫教把儿子抓回去,不然过不了父王那一关。你在此地多年,想必与土地、山神相处尚好,可把二位神仙请来我自有主意。”润玉听罢,及时打个声讯。山神、土地立即来到洞府,齐道:“龙母连夜召唤,不知有何吩咐?”又见敖丙在侧,急忙施礼见过三太子。三太子忙将事情经过讲明,说到:“明日长兄来时,二位神仙可略施神通,保护他们母子。请山神移座小山将洞府遮住。土地神施个法子把地气移开,莫让夜叉嗅出龙气。润玉母子深藏洞府,不管听到外面如何雷鸣电闪,山崩地裂,一概不得出洞。”大家一一点头遵命,说罢,三太子含泪告别,驾云急去。次日,约申酉时分,大太子率众来到九龙洞前,四山一望,隐约一座小山底下有个暗洞,心想这定是山神受了小弟之托所为,只是夜叉水卒看不见。夜叉又四处闻闻,也嗅不出龙气,疑惑道:“一路寻来,龙气到此而止,分明妖孽就在此处,怎么没有踪影?定是藏在湖底深处的暗穴中,大太子何不把此山劈开,将湖水泻出,以便我等捉拿?”大太子道:“我也纳闷,这湖中自无藏身之处,劈它何益,不如到别处找找。”夜叉不依,太子没法,只得发声喊,一金尖枪将两山通断,湖水汹涌奔泻,不到半个时辰流个净光。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夜叉无奈,只好跟随太子悻悻而去。这石门峡从此被劈开,天然湖再也不复存在。倒是石门外几里河滩滚落的无数巨大石块,那石质结构与石门岭断裂处的石头一模一样。如今人们为修水库发电,将石门峡用石坝坝断,九龙湖才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后来,天帝知晓,因念九龙母子多年救助百姓,且从无作恶行为。当地人们又敬若神明,就命太白金星代颁一道圣旨:“封润玉为九龙圣母,所居石洞为九龙洞府。内设九层楼,由九龙分居。九龙身居洞府,且分掌天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州风雨调节。”太白金星还即兴为九龙洞府题了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从此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从此,九州水域才有了大大小小的龙王,九龙洞的传说也越传越广,四方百姓每逢天旱,就敲锣打鼓,前来祈雨,历数千年,至今香火不断。尤其是朱阳关杜家店的人,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人们也就更加相信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