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历史?

62 2024-12-21 02:13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

紫金山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风景区,郁郁葱葱的森林曾引发无数人的感慨。诸葛亮称其“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大诗人李白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写道“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更是描述了钟山的宏伟气势……可是,由于南京历史上战事频仍,每一次战事,都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尽管森林自有它一定的生长和发育周期,但在紫金山森林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几次有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则对不同阶段森林植被的恢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据中山陵园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董丽娜介绍,这些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金陵地记》云:“蒋山本少林木,东晋令刺史还都,种松百株,郡守五十株。”由此可见,早在1500多年前,紫金山的地带性森林就曾遭到破坏,从而开启了紫金山人工造林的历史。到了南朝,对紫金山植树造林的力度有所增加,《舆地志》云:“钟山本少林木,宋时使诸州刺史罢职还者,栽松三千株,下至郡守,各有差焉。”在董丽娜看来,这些数字的出现,说明这个时期对植树造林的重视程度又进了一步。

对紫金山的植树造林在明朝进入繁荣时期。董丽娜告诉记者,其时,政府提倡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大力提倡人工造林,因为兴建明陵,山上更是广植松树,达十万余株。

到了清朝,紫金山森林一度几乎全部被破坏,仅剩灵谷寺、万福寺、紫霞洞、明孝陵等数处残林;到清朝末年,紫金山更是成为了一座荒山。其时,山坡上几乎没有多少树木,土壤和岩石直接裸露在地表之上。

B 迎来新生

再现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

1911年,此前供职于京师大学堂的加拿大人裴义理,来到南京担任金陵大学教授,出于“招选贫民,开垦荒地,酌给费用,以工代赈,并教以改良农事与园艺之方”的设想,他和前清状元张謇组织起“义农会”,开始在紫金山进行全面植树造林。由于裴义理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其行为得到官方支持:紫金山的“官荒地”4000亩被批给“义农会”,由他们安排贫苦灾民垦荒、造林、修路、开辟苗圃,建立灾民子弟学校;在1911-1927年间,“义农会”和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在紫金山营造了大面积的马尾松林;由于功绩突出,人们曾经将紫金山一处树木繁密的山谷称为“裴义理谷”。

此后,随着中山陵园成立,紫金山全山开展了有计划的造林活动。据董丽娜介绍,其时,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及少量赤松、栎类;地带性树种如枫香、乌桕、黄连木、槭类、朴树、榉树、榆等也开始自然恢复,“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紫金山已基本郁闭成林。”

可是,在抗战期间,紫金山森林又遭受了巨大损失。董丽娜告诉记者:“除中山墓、灵谷寺、明孝陵、天文台南坡一带外,全山森林绝大部分遭受破坏,毁林面积l700公顷以上,占全林的六分之五,损失马尾松、黑松、赤松、栎类等500余万株。”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森林迎来了真正的新生:至1962年,紫金山全山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共造马尾松、黑松、枫香、杉木等440万株,并在北坡直播栎类70公顷;1976年后,又进行了大力补植造林和林相改造,至1982年共植树种300余万株。如今的紫金山,被称为南京的“绿肺”:春天,透过干枯的树枝,阳光布满整个山林,遍地都是各种各样的小野花;夏日的紫金山,满眼郁郁葱葱;到了秋天,紫金山层林浸染,让人如同置身于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之中;到了冬天,紫金山的落叶树斜插于天空之中,呈现出别样的野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