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鸡到西安沿途旅游景点?
大唐芙蓉园,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城墙。
二、西安花海最佳景点?
1 最佳景点是华清池2 因为华清池是一个集“池、台、楼、阁、亭、殿、俞”为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里面有独特的“断肠桥”、“午门”、“盘道”等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景色优美。3 此外,西安花博园、世园会园区、大唐芙蓉园等花海景点也值得一去,可以欣赏到各种美丽的花卉、草木和精致的园林建筑。
三、西安8月旅游最佳景点?
西安8月份比较热,最佳的旅游点应该就是避暑游,首先推的就是博物馆和图书馆,其次就是水上世界,比如沣东新城的玛雅海滩,北郊的乐华欢乐世界,还有浐灞的华夏文旅,还有就是进秦岭山,各大峪口是西安人最佳的避暑方式,最后就是可以去逛各大商场,免费的空调。
四、西安凤凰古镇游最佳景点?
凤凰古镇
【寻找遗失的旧时光——柞水凤凰古镇介绍】
柞水县的凤凰古镇座落在秦岭深处柞水县东南部45公里的社川河畔,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凤凰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
这里为什么叫凤凰镇呢,当地的居民介绍,那是因为古镇的建筑格局是按照一只飞腾的凤凰建造的,每当夜晚灯火燃起的时候,站在镇东面山上俯瞰,网状般的街道便可勾画出一只展翅的火凤凰,左翅亮痕,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
在老街上人来人往,镇上的居民经商采购,游客东瞧西看,热闹非凡。店铺把货都摆在街上,日用百货,土杂特产琳琅满目。铁匠铺这一古老的行业也依然保留着。
【凤凰古镇旅游攻略】
边走边吃:当地的特色农家饭,锅盔,米汤、腊肉、豆干、土鸡蛋等等,腊肉和豆干还有豆豉是当地的特产,还有苞谷酒。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些干果,比如核桃,柿子饼以及板栗什么的,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讲价,也可以品尝,当地的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
住宿信息:镇上的住宿条件比较差,老街上暂时还没有旅馆,公路上的旅馆普通间15元/床
费用参考:
从西安出发总行程310公里,油费150+过路费70+40+夜宵70+住宿240+早餐24+下午餐93+出发餐299=986,4个大人一个小孩人均200!!!
交通指南:
1、公交:在西安城南客运站乘坐西安至柞水的班车,在柞水汽车站换乘柞水至柴庄或者商州的班车,在凤凰镇下车,到达凤凰古镇景区;
2、自驾:从西安出发,由绕城高速曲江立交进入包茂高速,从西柞段至柞水出入口下,沿下梁镇、小岭镇、凤凰镇公路行驶,到达凤凰古镇。
更多详情,查看:西安到柞水凤凰古镇交通攻略
门票信息:暂不收门票
【古镇风光】
凤凰古镇老街上的建筑与关中民居有所不同,从外观上看,它更像徽州民居,粉墙青瓦,屋脊中央和两旁均有装饰,正中为莲花或梅花,两边有兽脊或龙头。房屋很多都是三进三开,三个院子逐层升高。陕南多雨,因此这里的建筑和南方的许多建筑一样更多地考虑到其排水功能。院落的格局基本为四面坡向中央的天井,天井中有暗管将雨水排出室外,被称为“四水归堂”,屋顶呈人字形,屋檐前采用滴水瓦,防止雨水散布。房屋山墙由下而上,筑有与屋脊齐平的防火墙,以防邻屋失火蔓延。
古城目前处于列为保护、尚未开发好的状态,会有点逛庙会的赶脚,缺乏核心旅游产品,更没有休闲休息时尚的空间。总的来讲,古城很古,周边的山水也可以,不过有待开发规划。
五、宝鸡买房最佳地段?
宝鸡市的房价相对较低,但是不同的地段价格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宝鸡买房的最佳地段供您参考:
1. 金台区:金台区是宝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渭滨区:渭滨区是宝鸡市的商业中心,有很多商场和购物中心,同时也有很多高档住宅区。
3. 陈仓区:陈仓区是宝鸡市的新兴区域,房价相对较低,但是生活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六、西安和宝鸡同为陕西的两大城市,为什么很多宝鸡人愿意去西安上班而不去宝鸡?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金台区民众,07年去天津上大学,11年在父母期待中回宝鸡上班至今的我,大概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第一,比起点。
宝鸡并非是在一座原本就很发达的城市上发展起来的。老宝鸡人基本活动在现如今的中山路一带,最早的商业街、电力局、税务局、中医医院(西关医院)都在这条路上。
而相比西安,起码西安的发展则是以城墙内+南门附近为起点,如此从根本来讲,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宝鸡已经远远落后于西安。
第二,比早期发展。
宝鸡的发展进程中有可以被称为"大跃进"的时代。比如现如今的经二路一带曾经是河南人迁移的聚集地,现如今的人民医院因为就是在渭河河床上建造起来的,故此曾也被叫做"河滩医院",又有河南人迁移的人口数量多,宝鸡甚至有了"小河南"的称号;然后是铁路的建成,伴随着宝成铁路的建成,由宝鸡做为交通枢纽,成为了连贯中原、巴蜀、西凉、新疆的交通要道,无数想要去北京的新疆、甘肃、四川人均需要经由宝鸡到达,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直达火车票何其难买,基本都是一段一段的买。而那是还是隶属郑州铁路局的宝鸡火车站,则成为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流动人口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如此围绕着火车站,发展出了现在的经二路、经一路,再就是专门为火车维修为用途的企业——位于宝鸡西关附近的大修厂;接着是国家机密工程走进大山的原因,则有了现在宝光路上的7107厂(好像是卫星变轨喷射器+遥感技术吧)、清姜路上的宝成厂(好像最早是无线电,后来是飞机方面)、桥梁厂,其中以桥梁厂、宝成最为有名,当时的工人以江浙沪一带人为主(好吧,很多人朋友指正都说是东北人,那我也没办法,谁让桥梁厂是南京搬过来的呢?反正我小时候包括身边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反正我不改),故此宝鸡清姜地区在我小的时候被人称为"小上海"、又因为美女多,很多年轻人下班都会骑自行车上清姜大坡去看美女,呵呵;又因为在如今的一康医院向东,有氮肥厂、秦机机床厂、钢管厂;在火车站向西,过了金陵桥,则是东风路的石油机械厂+烟厂+铁路家属区等,虽然当时工资等方面不行,但起码算是地方平均水平。这些,就算是我小时候宝鸡范畴了(大概95年前后吧,宝钛在当时,我只知道在红旗路有71路车(感谢朋友指正,这个时候还不是71路车,而是类似单位福利的一种客运车,老式公交那种)去某个单位,但宝钛的位置真的不知道了),企业在当时还算有名的国企,所以聚集了不少人,经济不错的情况下,各方面发展从轻工到重工,也算应有尽有。那个时候的宝鸡对于来自于甘肃的人来说,真的是天堂,在当时甚至天水人提出天水可以并入陕西省,甚至并入宝鸡市的愿望。
接下来是当时的西安。当时的西安在有意的向西面、南面发展。因为我不是西安本地人,只是因为西安有亲戚,我只知道西安西侧有当时的床单厂,规模非常之大,朱雀门外有个小雁塔,其周边也发展很不错(记得小时候我姑父抱着我,在小雁塔南边,那个时候正在修二环,指着东南方向的一个黑点给我说,那个是大雁塔。当时的二环外真的是什么都有没有,至于大雁塔么……那个时候大雁塔周边全是麦地,大家自己体会)。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安再怎么发展肯定都比宝鸡强啊!最多是宝鸡的发展比率在当时应该略比低于西安。
第三,比中后期发展。
这里我只说说宝鸡吧。毕竟上了高中就因为学业,基本再就没怎么去过西安亲戚家了。当时我小升初前后(00年前后吧),宝鸡在现在的英达路成立了宝鸡高新区,目的是为了搞钛业和招商,但发展很不均衡,真正引来的企业也是少之又少,唯有大点的存活应该是现在的电脑城+金雁公司的一个车间在那,而那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饮食+住宅的地方。宝鸡海关在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性。
再就是03年我初升高的时候,宝鸡在发展现在的高新区,在老文理学院北侧延河堤修了现在的滨河大道。但之后发展也不怎么顺利,从修路来看,03届新宝中的第一批人基本到了高二还在"穿过麦子地、玉米地",才能进入校区是我们现在回望学生时期每提必说的笑料。而烟厂08年迁厂时,听说高新大道刚刚修好。由此可见宝鸡经济已经滑坡,至少说城市建设没钱了倒也是中肯。
第四,比目前的发展
前面说到我是07年上大学去了天津。从大二暑假开始,我就到处实习。大二在父亲朋友的公司(宝鸡)里给人手工焊了1个月的电路板,然后自己找卖场卖了2周的手机。那个时候感觉钱真的很不好赚啊,一个半月的工资+手机提成,2.5k吧。不用说现在看得都少,在当时大二我都觉得少。我大学期间就有打工,平均一天至少100块,我当时在天津某婚庆公司做现场布置,一个月下来差不多2k(请忽视我的逃课频率 ),由此可见宝鸡打零工的收入已经远远落后于天津了。而大三暑假我西安的亲戚给我搞了个也是工厂搞工厂安装的实习工作。因为我是新人不出活,所以一个月白干,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西安的普通消费基本平均每顿饭比宝鸡大概高2块钱左右。接下来我自己在西安电脑城干了半个月的电脑售卖+安装+重装系统的活来玩。因为是表哥的店,意思了一下,给了1k但我知道当时店员一个月在西安像我这样的活,基本在3.5k往上,当然,多劳多得咯。而那个时候大唐芙蓉园刚刚开,我在回宝鸡的前一天,我这1k也基本最后消费在这里和当晚的啤酒烤肉了。总的来说,那个时候西安的消费已经把宝鸡甩在了后面,很多比我年龄稍大的(70后的尾巴,80后的头),基本在周末已经开始坐动车去西安过周末了,而最早一批在西安工作,宝鸡周末的宝鸡人群已经出现。
最后,说说当下。
1.我11年刚回宝鸡的时候,宝鸡的经济整体还是可以的,那个时候的烟厂和钢管厂效益最好,甚至相亲市场流行着"钢管的妹子、烟厂的汉",来说找男找女要找这两个单位的,因为赚钱多;接下来则是宝钛+石油了,这两个单位在14年前后,工人基本收入都可以达到4k左右,对于当时也就是优秀路段4k左右的房价而言,真的幸福感还算挺高的。但在15年下半年前后开始,宝鸡整体收入开始明显下降,其中烟厂产量下降、石油外包业务全部收回、宝钛直接降工资、钢管厂国内业务不足半年产量+海外业务同样不足,同时因为西安房价上涨的带动+宝鸡碧桂园恒大的进驻,房价不到半年涨了近1k,人民幸福感显著下降;
2.高铁的贯通
成汉高铁的开运导致宝鸡的地理位置显著下降,西安愈加成为连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而高铁的快速便捷+多次列车,让在宝鸡下车的外地旅客逐年下降,人流量的损失是一个重大损失。
3.发展观念很奇怪
首先,是放弃老城区,全面发展新城区,向北塬+向东发展。发展新城区我觉得很好,但是放弃老城区就很奇怪了啊!老城区的发展本就是立根之本,现在为了带动向东发展,居然把渭滨区、金台区政府办公楼不断向东挪位置,继而扩大这两个区的面积,这个我就很搞不懂了。为何不成立新的区呢?一个城市只依靠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来发展,为何不新增一两个区呢?鉴于宝鸡东西狭长的发展模式,如此一来真的之后带来更多不便;
然后,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给的福利有限,而且完全让投资商去一个没发展,人口分布少,各方面发展都欠缺,距离政府办事区又远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吸引力在哪?
再就是公路建设现状。新修的高新区过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6校)后,完全是一副欠发展的样子,而且公路开车,3分钟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频繁到让人心疼。而现在宝鸡市又到处在修路……我滴乖乖啊!
4.给中小商户的利润空间太小
举个例子,想要在宝鸡某地开个饮食类商铺,刨去食材+加盟费+人员工资,就是利润+商铺租金了。但是这个租金之高,让人无法承受。我之前有看过小吃生意,并实地考察和对比后发现:在租金+净利润方面,租金所占的百分比,是广州<西安<宝鸡。换句话说,可能就是因为每个月多的那2k租金,就成了很多年轻人放弃开店的重要原因。
5.公司多样性特别低,新行业常处于孕育期
我某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被父母叫回进了某国企,因为企业效益差,就辞职想在宝鸡找其大学本专业:动画方面的工作,很可惜,基本没戏,现在在某处开一家面皮店过活,至今没找下对象。
5.教育方面固步自封
宝鸡高中到大专、大学总是在围绕宝中、石油、渭中、姜城、六校、宝文理。但是新的好高中没有培养(当然跟人口+生源有很大关系),更多好大学、大专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大专、大学教育理念也有很大问题,学生不上进,归属感也差,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也不下功夫,各忙各自的论文,职称评价等。当然,每个城市的二本基本都这样,但是,我希望有所重视和改变啊!记得有一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有个宝文理的学生上节目后,宝文理的生源据说有显著提升。所以说,缺乏好媒体的平台宣传,基本等于没有宣传。希望在这方面,宝鸡的大专、本科院校能多加努力。
6.自有特色发挥欠佳
法门寺……成了西安旅游项目
面皮……成了西安美食,甚至改名为凉皮
肉臊子……好像没有打出名气
太白山+汤峪温泉……好像名气不广
猕猴桃……冷链物流完全跟不上
西凤酒……仅存于关中地区
臊子面……新加坡都有店了,但国人有几人知道?
青铜器博物馆……中央台宣传比陕西台宣传的多
面食小吃……广式茶点都能礼盒,而我们没法礼盒
泥人马勺脸谱窗花……热度过了,就凉了
金台观……道教、张三丰,本来可以环山而建,学习法门寺经营模式,结果修个北坡美食街+陵园
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7.就业机会太少+薪金天花板太低
如果我是文理学院毕业生,我想留在宝鸡就业,我能干什么?机械、电气、教师、自媒体、软件工程、国际/国内金融……答案可能是:找不到合适工作,除非有关系进国企。
至于薪金天花板么,在宝鸡仅靠死工资月薪能有多少?就说2019年这一年吧,差不多2.5~3.5k吧!那么入职后天花板有多高呢?除了卖车卖房和三甲护士的,也就按照4.5k最多了吧!反观对比大学四年学费+生活费差不多少说8w元,何不去大城市试试看?
综上,宝鸡的发展前景真的蛮艰难的,但是我对她还是抱有希望,转型+引入人口+北塬发展+老城区保留+向东发展,是再次腾飞的风向标。
———以下是个人关于这个问题的感受———
2020年上半年某天 第2次修改
(前面有修改过,除却错别字、病句等,真正修改内容大概也就是一次,时间不记得了,以后每次修改我都会有所记录)
实在是没招儿了,因为已经不是一两个人在私信和评论区里说“西安和宝鸡,一个省会,一个地方市,这有什么比较的?”这一类的话,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我自认为这个问题的由来吧!
1.宝鸡是“铁路拉来的城市”,宝鸡铁路局一开始是隶属郑州铁路局的,所以宝鸡的铁路发展非常迅猛。在动车、高铁发展成型前,地理位置是在宝成铁路、陇海铁路、宝中铁路的汇聚点,所以流动人口巨大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物流的汇聚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了鼎盛。
2.同比西安,虽然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但在当时“西部大开发”还没有全面落实前,西安更多也只是一个搞航空+兵马俑旅游的,其它特色方面则是特色不强,且人口同比济南、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更是属于偏低的一般城市。记得在2000年以前,现在的大雁塔、龙首原都名气不大,西安市现在的东门附近更是一副欠发展的样子,甚至可以说,小寨都只是一般程度,用“一个大的批发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以上几个地方可以说,就是当时西安市边缘的程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是2008年的夏天,我在凤城一路、凤城二路上肆意练车的情景……因为人、车实在是太少,我敢一脚把油门踩到底!)
3.在2005年左右,宝鸡到西安的动车才刚刚开始启动,在那个近60元的票价对比14.5元的1147/1148次绿皮车,更多人会选择便宜的票价。在这个时间段,即将启动高速发展的西安的人均收入和处于火车运输鼎盛尾端的宝鸡的人均收入相比较,手中的月收入真的只是差之毫厘。
4.西安在1998年前后开始,几乎每到夏天,温度40℃+都是常态,可谓是火炉城市,而对比宝鸡,宝鸡早早拿到了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这一类的称号,宝鸡在西北看来,好环境可见一斑。如此以来比较,不论是生活压力还是生活环境,宝鸡的环境更优于西安。
综上,就是我所认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更欢迎大家的补充。
2020年7月22日 第三次修改
最近有点关于这个问题的留言我有点难过。
1.是很多外地人(非宝鸡老市区本地人)对这个问题有点嗤之以鼻,随后开始留了一些有一定攻击性的语言。其中不外乎:“宝鸡和西安有什么可比的?结果随手点进来看,感觉没回答到(这些人心中)点上不说,看完纯粹是浪费时间”这类的话。
对于这些人,我想说: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曾经在老宝鸡长大,如今25+的青年人。能点进来看的朋友们,更多也是经历了宝鸡的辉煌时刻,同时也见证了西安近15年的腾飞。这些朋友们肯定也有很大比例面对了:人在宝鸡,面对同事朋友一个个辞职离开宝鸡前往西安工作;亦或是人在西安,面对着未知的未来、不够花的薪水、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父母亲戚的劝归、一起在西安打拼朋友的诉苦中,萌生了不成熟的“回去吧,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吧”的想法的瞬间,瞳孔的聚焦又把自己拉回到了现实当中。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是一种乡愁和缺乏回家的勇气,在这种种情况下,这个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2.老宝鸡的一些“长者”、“前辈”总是在给我很多纠错,我很感激,但请不要人生攻击。这个平台就是大家分享,一起讨论的地方。攻击人而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吗?那为何不见你写一篇让人信服的内容呢?
这些“错”,有的确实是我的错误,我一定修改,也感谢您的指正。而有的“错”,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在那个脚踩自行车,游遍全宝鸡,去趟嘉陵江源头、钓鱼台都是单位组织旅游福利,一去能玩一天的年代,信息的不对称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生长环境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请在指正后,语言和善一些。
3.我也只是一个80年代尾巴的年轻人,对于初中以前的事情更多是来自我已经页片发黄的日记本,对内容的很多东西也只是周末坐在父亲自行车前面横梁的我,听父亲和他朋友们到目的地后的闲聊所知。所以,再次感谢对我认真指正并言辞温和的本地朋友们。
对于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再次说一声谢谢。
2021年5月26日,第五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不是前面的内容,算是补充吧。
这个是我在抖音上看到的90年代的大雁塔航拍。
希望那一小部分,喜欢吹嘘自己省城,贬低周边城市,且毫无礼数、年幼无知的西安人可以闭嘴。
我并不是为了贬低西安,只是为了让这些杠精认清历史。
七、宝鸡旅游景点有哪些?
很多啊,金台观,石鼓阁,青铜器博物馆,鸡峰山,法门寺,红河谷,太白山,关山牧场,五丈原,周公庙,钓鱼台等等好多的呢。欢迎你来啊。
八、西安到宝鸡高速?
共179.7公里,2小时21分钟
收费65元
九、重庆二日游景点?
重庆二日游有以下必去景点:
第一天:解放碑(2小时) → 洪崖洞(1.5小时) →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30分钟)
第二天:磁器口古镇(2.5小时) → 白公馆(0.5小时) → 渣滓洞(0.5小时) → 长江索道(15分钟) → 南山一棵树观景园(2小时)
第一天您到达重庆市区,以解放碑为中心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的四条步行街满是商场与小吃街,您可以按照“解放碑步行街-洪崖洞”的步行路线游览,晚上步行到洪崖洞观夜景,还能在这里看到千厮门大桥。
第二天您可集中游玩西部的沙坪坝区域,早上前往千年古镇--磁器口,这里不仅有玲琅满目的特色商品,还有数不尽的地道小吃,下午您可以前往位于烈士墓的白 公 馆与渣 滓 洞参观,晚上可以去到南山一棵树,长江索道的行程可以安排在前往南山一棵树的途中,顺路乘坐到江对面打车即可到南山,您可在南山饱览重庆夜景,夜幕降临后的渝中半岛格外有魅力。
十、宝鸡黄牛铺景点?
文人留诗王维入蜀过“黄牛岭”
黄牛铺村为何而得名呢?72岁的郭垣曾当过多年村干部,对此十分清楚。他说:“取名‘黄牛’,与村委会对面那座胡基山的山形有关,这座山远看如同一头卧着的黄牛。过去,这里是过秦岭的驿站,商铺林立,所以有了‘黄牛铺’这个地名。”果然,登上村委会后面的小山远眺胡基山,其土质偏黄,山形高低起伏,恰如一头黄牛蜷卧。村民李德文说,“牛头”位置有一眼泉水,还有几圈粗壮的藤条,就像牛鼻绳一样。
其实,翻阅资料可以发现,黄牛铺还有几个曾用名——黄牛岭、黄牛寨、黄牛堡。黄牛岭曾出现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笔下,这首诗题目很长,为《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从题目看,王维是在入蜀途中,从大散关过磴道,也就是走栈道山石径,到达黄牛岭的。黄牛岭有什么景致,让这个看遍了山水佳景的王维挥毫泼墨呢?秦岭山路陡峭,王维一路走来,十分艰难,走一走,就要歇一歇,如同走迷宫。他在诗文中描述道:“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当然美景也不少:“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松林、泉水呼应,别有一番意境。待走到高处,向南看去,黄牛岭一带豁然平坦,阳光、云霭、绿树组成一幅画卷,消除了旅途中的忧困。王维走过难行、艰险的山路,到达黄牛岭有豁然开朗之感,是旅人歇脚休憩的好地方。
黄牛岭与古黄牛堡位置接近。《大清一统志》曾载:“黄牛堡,在凤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郭垣听父辈讲,在现在的黄牛铺火车站位置,过去曾有一个四方堡子,堡子不大,有土匪来村里抢掠时,当地人就会躲进黄牛堡内。然而,历史上的黄牛堡究竟什么样,没人能说得清。
武将留名宋金激战于“黄牛堡”
黄牛堡的样子、始建年代虽然不详,但黄牛堡却见证了许多战场厮杀的情境,目睹了许多武将的英雄事迹。黄牛堡发生的宋金战事不少:1160年,金兵入大散关,进攻黄牛堡,宋将李彦告急,吴璘驰至杀金坪增援,金兵退去;1161年,金兵“以兵扼大散关,游骑攻黄牛堡”;1219年,宋将吴政与金兵在黄牛堡激战……
1128年,金兵攻陷长安和凤翔后,欲打通陈仓道,横亘在金兵眼前的秦岭天险成了他们必夺的门户。这时,宋秦凤总管吴玠收聚余兵4000余人,坚守和尚原。和尚原临近陈仓道,背后就是大散关,控扼住它,就控扼了入蜀道路。1131年6月4日,金兵两路会攻和尚原,一路从凤翔来,一路是乌鲁折合率兵自阶成(今甘肃武都、成县)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