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西县设市
贵州黔西县设市: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布局方面不遗余力。在这个发展的大背景下,黔西县设市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重要举措。
黔西县设市的背景和意义
黔西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自然风光优美,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偏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一直面临诸多困难。设立黔西市将有助于提升当地的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黔西县设市的优势
作为地处黔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黔西市将具备许多独特的发展优势:
-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交通运输,有利于扩大区域影响力;
-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人才辈出,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 久负盛名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黔西县设市的未来展望
黔西县设市只是区域发展的第一步,未来将还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革创新,黔西市有望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结语
综上所述,贵州黔西县设市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举措,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的繁荣和进步。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黔西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永新撤县设市?
目前没有撤县设市的计划。因为撤县设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地方经济、行政管理、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此外,永新县作为江西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没有必要撤县设市。然而,如果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行政区划,相关部门会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三、撤县设市标准?
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12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至400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7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12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1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80元,总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6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10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60元,总收入不少于4000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来自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3、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4万。
(五)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500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六)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七)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八)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设立地级市的标准
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四、织金撤县设市?
织金没有撤县设市
织金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中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面积2868平方公里,人口113.26万人(2012年)。主要旅游景点有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织金古建筑群、织金瀑布等
五、哪个国家设县最早?
作为地方行政区域的县,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设县的国家是秦、楚。当时秦、晋、楚诸大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边地防守力量,常常把新兼并得来的小国改设为县,而不用做卿大夫的封邑。
1郡县制的作用
1.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2.郡县制使各诸侯国形成了中央、郡、乡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抄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3.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中央通袭过考课和监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郡县制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分封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知
2郡县制的影响
1.它是度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实现了权力向知中央集中。郡县制可以说是奴隶社会道与封建社会的最显著的区别与表现,它的出现和实施使奴隶社会彻底退出了内历史舞台。
六、鹤庆撤县设市?
暂无鹤庆县撤县建市的相关文件与消息。
鹤庆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端、云岭山脉以东,大理州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25°57′—26°42′,东经100°01′—100°29′。东有金沙江与永胜县分津,南与宾川县接界,西与剑川县、洱源县接壤,北与丽江市毗连。面积2395平方千米,全县辖7镇2乡。
从辖区面积和常住人口来看,撤县建市还是比较困难。
七、元江撤县设市?
没有。
元江没有撤县设市,元江,全称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属于云南省玉溪市下辖县,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距省会昆明220公里、玉溪市区132公里,辖区面积2858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街道)81个村(社区)。
八、红安撤县设区?
红安县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级行政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安县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撤销县设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红安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时,设立红安市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九、宁洱撤县设区?
宁洱县并没有撤县设区
宁洱县全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为滇南要冲,与思茅、墨江、江城、景谷、镇沅五个区(县)山水相连。
十、金乡撤县设市?
不确定因为金乡县撤县设市是一个政府决策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因素和考虑,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所以目前不能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县市合并通常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虑。如果金乡县撤县设市,可能会给地方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注意问题的风险和影响,做好规划和管理工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