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评价芜湖人?
芜湖在皖南是个大码头,鱼龙混杂。好坏人都有,不好做太多评价。我有两个老表是芜湖本地土著, 衣食住行都挺讲究,喜欢显摆,不过也只是普通人家而已。 说出来的话好像家里有矿一样。 人还是不错,很客气,很好面子。去过几次招待的都很好。
二、芜湖人的口味?
芜湖
如果要评选芜湖十大最受群众喜爱的名菜的话,红皮鸭子排第二,肯定就没有第一。几十年以前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这道菜,穷的时候也好,富的时候也好,春夏秋冬,无论过节还是周末,或普普通通没个说法的寻常日子,请客或者只是馋了,绝对都是江城人毫不犹豫的第一选择。江城的每一处热闹的地方,每一处邻近居民区的交叉路口,都会有这样一个卖鸭子的熟食摊子。每到中午或傍晚,加工好的鸭子,就会在推车橱窗上部铁钩挂着一字排开,淡定地准备迎接粉身碎骨的命运。
三、芜湖人的特点?
芜湖位于长三角地带,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芜湖人在如此山青水秀之地造就了独有的古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真诚,善良。芜湖人勤劳,大清早就看到很多江边鱼民用小车装满鱼虾送往城里各处菜场,公园里大爷大妈早早地来舞剑、打球、跑步。
四、安徽人怎样看待芜湖?
有这样一座城市,它左拥大江,是中国有名的“江城”。它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它牢牢占据了“安徽第一大港”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
这座宜居却又不失进取的城市便是芜湖。
为什么芜湖能占据C位?它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
▼ 芜湖中心城区,摄影/童健
01
谁创造了芜湖
长江自三峡以下,脾气瞬间变得温和安静,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经过千百万年来的积累,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而在鄱阳湖湖口,长江跨越最后一个“拦路虎”,自此进入更加平缓的下游。自上中游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大量堆积,形成长江沿岸大片低平平原。
而芜湖,就诞生下长江下游300公里处。
长江不仅塑造了,芜湖的根基,还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改造了它的“样貌”。在长江的冲刷之下,芜湖原有的山丘,逐渐被填平、削平。于是在芜湖城留下了一系列的低丘、残丘,最典型的便是赭[zhě]山。
赭山,是芜湖的“雄山”,历来享有“玉峰”“百尺浮图”之美誉,被视为芜湖的象征。
▼ 赭山,摄影/童健
它有大小两座山峰,其中大赭山海拔84.8米,小赭山海拔67.9米。作为“回报”,芜湖也用尽全身之力,“改造”了这一段长江的走向。
在数次的地质构造中,芜湖地区形成了两组断裂带,支配了芜湖长江河段河床的格局,最终形成了芜湖长江河段呈东西-南北直角转弯的河势,即人们所通称的“芜湖大拐河段”。
▼ 芜湖大拐河段,摄影/童健
于是,才有了后来中国古代政治、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江东”概念。
项羽在芜湖下游30公里处,悔恨“无言以对江东父老”;
李清照借古讽今,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无奈;
800年以后的杜牧仍在为项羽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的惋惜,并非没有缘由,对岸的江东将在日后的岁月里成为鱼米之乡,其中芜湖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 芜湖镜湖,摄影/童健
芜湖成为鱼米之乡是有资本的,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6009平方公里的芜湖市域,奔流着69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 芜湖城区绿化,摄影/童健
15个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裕溪河等大小河流带来充足的水源,或从南岸、或从北岸汇入长江。
▼ 流经芜湖的青弋江,摄影/童健
加之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降水,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让芜湖成为农业耕作的天选之地。经过历代先人的开垦,芜湖境内圩田星罗棋布,每至油菜花开的时节更是美如画卷。
02
码头起家的芜湖
芜湖地处长江下游黄金水道的核心位置,长江下游最大支流——青弋江,巢湖与长江唯一连通水道——裕溪河,在芜湖城区两岸分别汇入长江。
▼ 青弋江汇入长江口,摄影/童健
仰赖于此,芜湖水运北至合肥,南至宣城、徽州,东至上海,西至重庆,编织出一张发达的水运交通网络。
芜湖的开局是如此地受到上天的眷顾,那么芜湖人在这块资源禀赋的土地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芜湖古城;鸠兹古镇,摄影/童健
五六千年前,芜湖境内已有人类在此定居繁衍。春秋之时,原始聚落开始在芜湖出现,因此地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因湖藻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这便是芜湖的古称。
▼ 鸠兹广场,摄影/童健
《左传·襄公三年》:“春,楚子重伐吴,克鸠兹。”
后又因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又得名芜湖。
西汉时期,芜湖正式设县。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益重要。
尤其是南北对峙时期,芜湖作为南方政权都城——南京的门户,地位举足轻重,是名副其实的京畿之地。
▼ 芜湖古城复建的古城门,摄影/童健
历史上发生在芜湖周边的战事不计其数,一次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南北朝,北南政权频繁在此厮杀;南明皇帝朱由崧在此被清军擒获;解放军在此横渡长江进军江南……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逐渐成为古代中国最繁荣富庶之地。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位于江南的芜湖在明代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 芜湖古城,摄影/童健
明代的棉布生产大多出于手工,棉布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于纺织和浆染技术的高低,浆染的好坏又决定于“碾石”质量的优劣。而当时芜湖大小荆山所产碾石最佳,加之芜湖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由此明代的芜湖迅速成为全国浆染业中心。
▼ 芜湖古城商业街,摄影/童健
还是与松江、苏州、铅山和景德镇齐名的全国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所染产品更是热销海内外。
宋应星《天工开物》曾记载:“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芜湖在浆染业的辉煌一直持续到清代,直至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洋货猛烈冲击着中国本土货的市场地位。伴随着中国本土纺织业的迅速衰落,芜湖的地位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正当芜湖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芜湖被僻为通商口岸,此后外国殖民势力开始大举侵入芜湖,开洋行开轮船公司……芜湖被迫痛苦地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型
▼ 19世纪末,停泊在芜湖青弋江口的船只,来源/资料
1877年芜湖海关建立,正式对外开埠。
▼ 芜湖旧海关楼,摄影/童健
此时的芜湖海关是旧中国40余处海关之一,也是安徽省最早的海关。通商口岸的设立既是芜湖被殖民侵略的开始,又是芜湖城市开放的起点。《烟台条约》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大批的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大批洋货由芜湖进口,然后再运往安徽各地。
芜湖当时主要出口货物有“米、茶、生丝及丝织品、纸、中药材、菜籽、羽绒等。”大宗进口货物有洋药(鸦片)、美国棉织品、英国毛织品、煤油和糖等。
当时的芜湖被誉为“万货之会”,店铺林立,货物更是盛极一时。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物值达当时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这其中芜湖最亮眼的行业是米市。
拥有优越自然条件的芜湖,自古便是主要的产粮区,加之优越的水运条件,使得芜湖很早就是重要的米粮集散地。
▼ 芜湖中江塔,摄影/童健
开埠后,得通商口岸之利芜湖的米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1877年,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至芜湖,芜湖正式成为“四大米市”之一。大清银行、安徽地方银行、美孚洋行和数不清的钱庄银楼在芜湖展开米金融,世界航运巨头如英国太古、怡和,日本日清等都到芜湖运米。芜湖一跃成为当时我国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米粮集散地。
▼ 民国早期芜湖中江宝塔和东辕门,来源/资料
有米号124家、米行48家、小市行218家、砻坊和碾米厂134家,芜湖迅速跻身“四大米市”之首。
列为通商口岸之后,领事馆、租界开始出现在芜湖,殖民者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得芜湖城逐渐拥有了近代城市的模样。
▼ 芜湖天主教堂,摄影/童健
此后中国人陆续开办了纱厂、电厂、面粉厂等芜湖城市发展迎来了黄金期。
1915年芜湖城区人口达15万,整个民国期间,芜湖城区人口最高达25万,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安徽第一大城市。
|
铁路
纵然芜湖的近代化转型历程是如此的轰轰烈烈,但畸形的半殖民地经济,依旧无法给芜湖带来长远的发展,芜湖亟需修炼内功。
1878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至吴淞口铁路通车,拉开了近代中国交通巨变的序幕,铁路成为那个年代富国强兵的寄托。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营造江南铁路的计划很快摆上台前,1935年江南铁路京芜线(今宁芜铁路)通车。
▼ 改造后的芜湖火车站,摄影/童健
紧随其后,1936年淮南煤矿铁路建成通车,它北至淮南、途径合肥终到裕溪口,芜湖在短短两年之内拥有了两条铁路干线,从此芜湖成为安徽江铁联运的枢纽之城。
||
长江大桥
然而,尽管芜湖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之处,但因长江的阻隔,两条铁路长期无法互通,火车轮渡成为不得已的无奈选择,长江大桥成为数十年来芜湖人梦寐以求的期望。
1957年,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让芜湖人满心羡慕。1968年,中国人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芜湖人感觉到大桥梦越来越近……
终于在新世纪,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它是安徽省第一座公路及铁路两用大桥。
▼ 芜湖长江大桥,摄影/童健
甫一建成即成为当时中国技术最先进的长江大桥之一,创造了诸多全国桥梁建设新纪录。
一座长江大桥还远远无法匹配芜湖的快速发展,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芜湖的长江大桥建设又进入了新高潮。
2015年,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北端起自芜湖市无为)通车。2017年双塔五跨四索面全斜拉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正式通车。2020年芜湖长江三桥的通车,更是再次刷新了芜湖桥梁新纪录。
▼ 芜湖长江三桥,摄影/童健
这座公铁合建桥梁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155米的桥塔屹立在长江芜湖段之上,成为芜湖新的地标。
▼ 耸立的芜湖长江三桥,摄影/童健
未来,城南过江隧道、华电大道过江通道、龙窝湖过江通道、北京路过江通道、泰山路过江通道、天门山过江通道
等都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芜湖正式迈入跨江时代。
|||
港口
围绕着长江做文章是芜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芜湖在近代发家的公开秘诀。那么,在老本行——长江港口这一块芜湖又有何新的表现?
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已是安徽省外贸主枢纽港占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60%以上
▼ 芜湖河运,摄影/童健
芜湖港裕溪口港区是我国内河上第一座机械化煤码头,是长江干线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功能最全的煤炭能源码头。芜湖港年吞吐量长期位列中国十大内河港之列,并实现了河海联运万吨海轮可直通芜湖,这一切在百年前的芜湖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奢望的事。
▼ 繁忙的芜湖港,来源/芜湖发布
||||
芜湖,起飞
如果说港口是芜湖前行的发动机,那么机场则是为芜湖腾飞插上了翅膀。
1934年,芜湖湾里军用机场建成通航,成为芜湖机场梦的起点。2021年,芜宣机场通航。
▼ 芜宣机场,来源/芜湖发布
这座4C级国内支线机场仅仅通航一年,即可通达国内26座城市,芜湖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距离开始由“小时”定义。
▼ 芜宣机场通航,来源/芜湖发布
这一次芜湖真的起飞了!
|||||
新晋高铁枢纽
芜湖起飞不仅出现在空中,在地面之上芜湖也以风驰电掣般速度前进。2015年,合福高铁通车,无为、南陵首通高铁,芜湖市域正式进入“高铁时代”。2016年,宁安高铁通车,芜湖主城区迎来高铁列车。2021年,商合杭高铁通车,两条高铁干线在芜湖主城区汇合,高铁枢纽呼之欲出。
||||||
芜湖人的“轨交”梦
伴随着现代芜湖的崛起,越来越多大城市范的事物开始出现在芜湖。
城市轨道交通这个放眼全球都显“奢侈”的交通方式,就这样真真切切走入了芜湖人的生活。芜湖是中西部第一个获批轨道交通的非省会城市,2021年芜湖单轨1号线、2号线相继通车。
▼ 芜湖单轨,摄影/童健
单轨列车优美的曲线、高架站台精致的外观、准时高效的通勤方式,芜湖人终于在家门口实现了“轨交梦”。
▼ 芜湖单轨,摄影/童健
03
冒险家的乐园
近代的芜湖因港而兴,因通商口岸之便而迅速崛起,这座城市从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敢闯敢干、开放创新是芜湖崛起的精神内核。
安徽省的第一条公交线路、安徽第一次电影放映安徽第一座银行……近代芜湖发展的成绩熠熠夺目而芜湖人更大的能量在现代迸发了出来。
▼ 芜湖城市新区,摄影/童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就有这样一位芜湖人:他冲破制度藩篱、开风气之先做起了个体生意,后被邓小平两次在高层提及。这个不平凡的人物便是“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号称“中国第一商贩”。
▼ “傻子”年广久,来源/资料
可以说,正是芜湖打开了中国市场经济的一扇大门,承百年开放风气之先芜湖人的商业嗅觉是极其灵敏的。
▼ 20世纪80年代的芜湖,来源/资料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在短短25年的时间里,即迅速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佼佼者。曾经的明星产品“奇瑞QQ”轿车一度火爆大江南北、一车难求,芜湖也自此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福地,打造出国内知名的汽车产业基地。
▼ 奇瑞汽车总部,来源/资料
芜湖人尤其擅长无中生有,文旅资源并不突出的芜湖硬生生地打造出一个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
——方特欢乐世界。
▼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来源/资料
芜湖已经华丽转身为长三角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芜湖人敢闯敢拼的劲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延伸。
▼ 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摄影/童健
在互联网时代,芜湖更是诞生了互联网零食品牌的巨头——三只松鼠。
▼ 总部位于芜湖的三只松鼠,来源/资料
创立于2012年的芜湖三只松鼠,在短短数年时间,即迅速登顶为坚果行业销量头把交椅,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誉为新时代“改革名片”、“下一个国货领头羊”。
04
南北荟萃的芜湖文化
芜湖自古为江南繁华地,南来北往的人在此逐步融合,逐步奠定了古代芜湖的文化内核,及至近代,芜湖地处南京南部门户,因而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至深,战争双方的拉锯战使得芜湖人口锐减城市残破。
战争结束后,恰逢芜湖开埠,芜湖城迎来了近代的第一批移民。江北移民与江南土著文化在此融合发酵升华,终于诞生了现代芜湖特色鲜明的城市移民文化。现代芜湖话、芜湖饮食、芜湖民俗逐步成型。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芜湖美食。
▼ 芜湖红皮烤鸭,来源/资料
虾籽面、蟹黄汤包、红皮烤鸭、芜湖牛肉面……芜湖美食渐渐出圈。虾籽面曾经是芜湖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时才能吃到,而如今却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平价享受”。
▼ 芜湖虾籽面,来源/资料
虾籽面做法简约而不简单,每一个食材都精挑细选,从侧面体现出了芜湖人对于精致生活的追求。
芜湖人的生活品质还体现在城市环境,说这话并非空穴来风,芜湖是有资本的。芜湖全市湖泊公园星罗棋布,仅公园就已达68个,镜湖公园、鸠兹广场、赭山公园、神山公园、滨江公园、银湖公园、汀棠公园……
▼ 芜湖单轨,摄影/童健
还有安徽最美江岸天际线——芜湖江滩。
芜湖这座城,在快速拓展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让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
▼ 位于江边的芜湖大剧院,摄影/童健
芜湖是一座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城市,它自信、从容、充满魅力。
与此同时,它又不甘平庸,总是敢为天下先,正是在如此独特气质之下,芜湖成长为安徽最有韵味的城市之一。
未来的芜湖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 芜湖江滩,摄影/童健
五、三人黄山二日游费用?
首先门票190,索道170,住宿至少多人间280,如果还要坐观光火车100的话,一个人的费用是770,三个人一共要花费2300元左右,如果住标间就更贵了!
六、赞美芜湖人的词语?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璠之蹋。
鸠兹俯瞰,凤凰磐涅。天门山上以观沧海,长江之畔歌以咏志。镜湖水面菱歌泛夜,滨江公园曲径通幽,赭山坐落宝塔晴岚,菊花绽放月季幽香。
望黄山于日下,目九华于云间,傍江淮而临华北,嵌双江之汇口,得天纵之地利,会人文之精髓。
七、芜湖离开封多远人?
芜湖离开封640.1公里。
1、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下辖地级市,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安徽省双核城市、安徽创客之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
2、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40′至118°44分、北纬30°19′至31°34′之间,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马鞍山市、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交界。芜湖市在地貌上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由阶地和河漫滩构成的平原为主。广阔平原上散落着零星的低丘和残丘,其中最高者是濒江而立的四褐山,海拔仅132米。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
3、芜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超过28℃,极端最高气温接近4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仅3℃,曾出现过-10℃的极端最低气温。芜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芜湖市主体民族为汉族,境内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壮族、彝族、土家族、满族等。芜湖市水域范围内已知鱼类约有57种,隶于9目20科。还盛产中华绒鳌蟹、虾、鳖、龟等。
八、芜湖人的生活特点?
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饮食文化:芜湖人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尤其是当地的特色菜肴。芜湖的饮食文化受到江南地区的影响,注重清淡、鲜美和精致。
2. 休闲娱乐:芜湖人注重休闲娱乐活动,他们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此外,芜湖也有许多公园、湖泊和自然景观,人们喜欢在这些地方散步、锻炼和享受户外活动。
3. 家庭观念:芜湖人重视家庭,尤其是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家庭聚会、节日庆祝和亲情关系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4. 文化传统:芜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人们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有一定的关注和热爱。芜湖人可能对当地的戏曲、民间艺术和历史建筑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
5. 社交交往:芜湖人通常热情好客,喜欢与人交往和互动。他们注重人际关系,乐于与朋友、亲戚和同事保持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点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芜湖人的生活特点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演变和多样化。
九、芜湖人能吃辣吗?
四季相对明显,夏天很热,但是应该比不上广东,但是冬天肯定比广东冷得多,这边冬天屋里是没有北方那种供暖的,靠的是空调,所以相对较冷。但是湿度很好,城市不拥挤,生活节奏也不快,比较适合生活。
2、饮食习惯看个人。
要是说街上的店面的话,饮食业还是湘菜、川菜多。
芜湖人很多比较喜欢吃辣,我觉得。
家常食物要看厨师口味吧,正常不辣的也有的,口味不算清淡。不像苏杭菜有点甜,还是比较偏徽菜重油重色。
要是说你都是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的话,那么辣的比不辣的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不明白的还可以问,怎么说也是一个在芜湖生活10来年的外地人了,还是很有发言权滴。
呵呵
十、芜湖方言夸人好听?
芜湖方言属于吴语片,系上海苏州无锡等一个语种,说话的声音好听是肯定的,尤其是再用好听的语句夸人,起来会更舒服。听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