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特点?

275 2025-01-17 09:55

羌寨的形态特点:

一)聚落选址在历史上羌寨所处之地是各民族势力交错影响的地区,其选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村寨人民的生存。因此羌寨多位于河谷滩地与山坡交接的坡脚和山间台地与坡地交接的边缘。传统羌寨有意识地选择靠近河湾滩地的山坡坡脚,既考虑适宜的耕作距离,又避免占用珍贵的可耕地,这就是羌寨择址于边缘地带的原因。众所周知中,水是生存之本,岷江上游虽然溪涧之中常年流水潺潺,但由于地势陡峭,两岸山地引水困难而长年缺水,许多旱地的灌溉只能仰赖大自然。因此是否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对于村寨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羌寨选址大多遵循“大水避、小水亲”的原则,避开大江、大河、大沟以防自然灾害,而选择水源、水质较好流量稳定的中小溪流,以保证用水的充足。

二)聚落形态羌寨的聚落形态也有所不同,就同一地区的藏族而言,民居大多是独立式的,而羌寨却是多户密集建房,因此使得其具有极高的建筑密度,不受形式的限制依山就势,顺应地形,层次极为丰富。羌寨内所有建筑及街巷组织均围绕中心碉楼建造。碉楼在寨中高高凸起,位于中心领导地位,其余住层围绕它密密匝匝,层层簇拥,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三)单体建筑建构特色羌寨中的建筑物是采用本地石材片垒而成的,型体厚重坚实,犹如一座座小型堡垒。但其内部建筑构架却井井有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羌寨中的建筑物密集,每一栋住宅的基底面积十分有限,在这样狭小的基底之上,羌民住层往往采用垂直分区,并对生产生活空间进行了有序的组织:底层由三部分组成——猪圈(兼厕所)、柴房。厨房,它们位于地面层与街道相联。猪圈与柴房有杂物出入口,厨房有单独的出入口,与引入寨内的水渠相通。二层为堂屋和主居室。堂屋大门连有平台,平台通过室外台阶与街道相通,这是住户主要的出入口。三层以上常根据需要设置居室,供家中小辈居住。顶层设有粮仓和室外晒坝,既利于贮藏,也有利于翻晒粮食。屋顶由室内过渡到室外还设有敞廊,家中妇女可在此做针线女红等家务,一旦气候变化还可及时收拾粮食。

羌族的风俗习惯

1、饮食

羌族饮食丰富。主食是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辅以荞麦、油麦和各种豆类,蔬菜品种多样。传统的饮食有搅团、玉米蒸蒸、“金裹银”或“银裹金”、洋芋糍粑、煮洋芋、猪膘肉。人们普遍吸兰花烟,还喜欢饮咂酒、“玉米蒸蒸酒”和蜂蜜酒。

2、服饰

羌族服饰朴素美观,风格独特。各地略有差异。其中,汶川县的龙溪、绵虒、雁门,理县的蒲溪,茂县的赤不苏、黑虎、三龙、渭门,北川县的青片,松潘县的镇坪等地服饰具有代表性。

头饰,男女包头帕。赤不苏一带的妇女盛行“一匹瓦”,瓦片状的青布上绣有花纹,用银牌、环扣点缀。黑虎乡的妇女以白布帕包头(被称为“万年孝”)。

3、建筑

羌族多数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高半山或河谷地带筑屋造房,由几户或几十户形成自然村寨。建筑大致分为两类:碉楼与碉房。

碉楼属古代建筑遗存,汉代称“邛笼”。多矗立于关口要隘或村寨附近及中心,以石砌筑,外观雄伟,坚固实用,楼体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上细下粗,棱角突出,结构严密,内有六七层,最高的达十三四层。

碉房也叫“庄房”,为居住用房。呈方形,一般分三层(也有两层和四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

4、婚姻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

5、民间工艺

羌族民间工艺别具一格,以挑花、刺绣最为出色。心灵手巧的羌族妇女,不需图稿,信手绘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绣成绚丽多彩的成品。

题材取自世间万物,用挑、扎、绣、勾、纳、提、拼、扣、纤等多种针法,单用或混用,绣于头帕、衣服、腰带、裹肚、围腰、鞋袜、香包等局部地方,美观漂亮而耐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