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产业是把乡愁元素作为一种独特产业资源,加以保护、修复、美化、活化,开发相关的体验、休闲和旅游产品,从而催生乡村产业的一种新业态。使之充满乡村的创造力、乡土的想象力、文化的感染力和消费的吸引力,借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乡村旅游本质上就是乡愁产业,它充分挖掘乡愁元素,设计观光、休闲、度假、审美等旅游产品,开发田园社区、休闲度假区,等等。“四季花海”“世外桃源”“江南古镇”“澎湖湾”“姥姥家”……留住了多少游人墨客。
乡愁产业发展的价值来源于乡愁元素的稀缺和扩散效应。把乡愁元素植入乡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可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实现生产和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乡愁产业不仅能够提高乡土产品的综合效益,而且能够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它通过文化创意,为社会提供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乡愁产品直接面对城市消费者,其产品远远超出农产品作为生存物质的特性,用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乡愁产业的发展、壮大与扩散,一方面对乡愁资源能够进行有意无意的保护和转化,既能让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能让游子在故乡找到归属感。另一方面,乡愁产业还会给原有乡土产品和相关产业带来无限产品溢价功能。
乡愁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乡愁产业是传统乡村产业、乡土产品与现代营销理念、加工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乡村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相互交融的产物;乡愁产业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必然产生新的凝聚力。它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领域、多文化和多种技术相互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
乡愁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乡愁元素的物化表现,呈现出情感化、特色化、个性化、乡土化的特点。乡愁产品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文化情感附加值。通过活化乡愁元素,不断创造出农业和农村的新文化、新业态、新产品,它是通过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方式等,将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同时,乡愁产业是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文化的深度结合,可以推动新的乡村产业革命,既代表着乡村文化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将乡愁产业作为乡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可以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重视乡愁产业、包容乡愁创新、参与乡愁转化、扶持乡愁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好山好水的美丽生态是乡愁,田园景色、流水人家也是乡愁,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也是乡愁,童年记忆、家乡味道是乡愁,传统美德无疑也是乡愁。本村本土真实的村落文化,会唤起离家人的真实记忆,人们通过享受、感悟、认知,又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种文化,得到新奇、收获和精神升华,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留住乡愁,既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激活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用文化留住乡村的“根”。如果乡村振兴离开了文化滋润,那便没有了精神和灵魂。因此,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要做到产业富村,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乡村振兴也要以文化作基础,重构传统乡村文化,让人们感受“乡风、乡俗、乡情、乡音、乡味”,感悟“乡恋、乡思、乡念”,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
北京农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有着丰富的乡愁元素。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激活乡愁元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城乡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