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过后,想去武汉,自助游的那种,有推荐的吗?
可以到武汉游玩的,做好个人防疫,武汉市里有黄鹤楼、东湖、汉口江滩等等。
二、疫情过后会对武汉产生哪些影响?
在一个武汉待了几年的外地人眼里,有几点想法:
结论:武汉市在湖北省是一家独大,不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段时期内还是。这意味着,湖北省的资源,武汉会占据大半。不管是医疗、教育、房产、工业、服务、就业、政策,等等等等。疫情之后的武汉肯定会短期内提供一系列的“振兴政策”刺激其发展。
就业:在陈一新做武汉书记的时候,武汉成立了招才局。目的有两个,一是让武汉每年100万以上的本硕博毕业生尽可能多的留在武汉,二是吸引更多有“武汉经历”的各路人才,返回武汉。今年疫情结束之后,明显感觉到很多外地的省市对湖北籍并不友好,这些即使能够理解,但对湖北籍人才最大的影响就是,老子心里想着辞职不干,立马回武汉。今年疫情结束之后,武汉的国有、地方所有、央企、公务员等会大量扩招。一方面是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疫情暴露的短板,需要尽可能的去完善,需要大量的岗位和人员。
工业: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区域城市,是带动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此次战疫,国家没有放弃武汉,就说明了,国家不能也不会不管武汉。东风汽车的总部所在、宝武钢铁的集聚效应、烽火通信的蓄力发展、高德科技的整装待发、华为、小米、联想、斗鱼……一大批船舶重工、航空航天、机车核电、光电信息、武器弹药的国字头科研院所,一大批优秀人才,不是哪个城市一两年能够快速超越的。毕竟“作为一个汇集各国精(间)英(谍)的军工之城”,怎能会轻易放弃。
房价:其实武汉的房价真的不高。主要是武汉的普通工资待遇太低。相比较苏杭动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的寸土寸金,环武汉周边的房子多数在1万左右。核心区大概3/4万左右。青山、沌口、硚口、东西湖,甚至鄂州,离武汉车程1-2个小时,均价明显都不太高。但疫情之后,肯定对房价会有影响。但影响必定是依据未来考量的。什么意思,未来武汉一定会加大其医疗、教育、现代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投入,会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制度流程体系,短期内还会出台鼓励、奖励、激励的政策,聚拢活力。你说房价的走势会是什么样呢?
教育: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五大高校资源池。我在武汉的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武汉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每年有100多万在校大学生,每个学生一年在武汉消费1万元,每年为武汉GDP增加100多个亿。武汉市除军事类院校共有本科大学、专科大学84所,其中985工程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11工程大学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疫情未能控制之前,如果没有武汉同济协和医学院的各路教授扛鼎支撑,没有武汉各种研究所的通力协作,没有武汉资源优先的城市优势,恐怕更不敢想象,我们还得闭关多久。同样,武汉最大的短板不在培育桃李,而是留住芬芳。
交通:交通就不说了,航空、水运、铁路、城铁、高速、高架、有轨电车等,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高峰的。这里就不说消费了,毕竟一部分活下来的人,以后买喜欢的东西,只要是承受范围之内的,可能就不太看价格了。
谢谢武汉英雄的人民,也谢谢为武汉拼过命的人。
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
十年不遇,九州同力,八方驰援,七返灵砂,六合之内,五岳祈福,四万侠客,三光共辉,两月有余,一方太平。
三、武汉疫情过后你有什么总结和感悟?
谢邀。
我是一名基层一线工作者,春节以来,小区外的大门口就变成了我的家。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我披着旧了的军大衣,坐在小区外的活动板房里,望着窗外昏黄的灯光和星星点点的落雪。旁边的大树枝影摇晃,好像在对过路的人说,再坚持一下。
疫情过后,没时间去想,这半个多月却给我很多感动。
下班回家的高大哥得意洋洋的对我说,今天下班路上又跑了十公里,疫情期间公交人多咱不坐,想去哪跑着就去了,节能环保还安全,今年哈马跑出了2小时59分的好成绩,年轻小伙子也比不了。说这番话时的高大哥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对于高大哥而言,无论是生活的烦恼还是工作的困惑,没有什么是一场马拉松解决不了的,那对于我呢?我的信念又在哪?
王阿姨总是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每次刚登记上姓名没等我们问住址就要走,好像叫住再问就会很不耐烦。我也会抱怨,居民们怎么这样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样不配合。在我解释了n多次严格管理是为了大家安全,是为了疫情尽快得到控制之后,阿姨目光空洞的说家里还有90多岁的母亲要照顾,我能不着急吗?
史哥是跟我一个班的同事,承包了值守工作中对我的全程照顾,车接车送,承担了大部分卡点工作量,开玩笑的说让我有时间能欣赏周遭一切。史哥的卡点很严格,证件不齐全的一律不能放行,撒泼打滚都没用,可是,他会在大爷拎不动菜时搭把手,会给着急买酱油却没有出入证的居民做代购,也会在每次给居民登记后,走心的说一句:“注意安全”。是啊,这场特殊的战役里,没有什么比安全回家更重要。
90后的小秦年纪不大,孩子却已经2岁了,是医院的后勤。小伙子十分健谈,说起每天穿纸尿裤和防护服没日没夜的工作时是笑着的,说起好好回家睡个觉是个奢侈的愿望时是笑着的,只有在说想孩子了时,眼神里才有一闪而过的没落。多少一线的工作人员怕的不是出生入死,怕的是电话那头孩子的那句:“你什么时候能回家?”
父母在,不远游。小刘是北京某高校的在读博士生,导师催着返校写论文,姑姑一大早就开车来接,登记的时候不忘夸赞侄女的优秀。本就十分不舍的父母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是惦念不已,去机场的车已经开过了下个路口,两位老人还是站在小区门口不肯回去,目送女儿渐渐远去,这一眼仿佛看过了二十几载春秋,看近了八千里路归期。
我想我的故事里不能没有她,一个每晚送同样去执勤的女儿的妈妈。她每次都小心翼翼的问我,我没有出入证,我担心我的孩子,我能送送她吗?哪怕一小段路。没有一个成年人在父母眼里不是孩子,即使羽翼渐丰,也依然想靠在她们肩膀上,也还是有一瞬间不想长大。此刻,大雪染白了这位母亲的额鬓,也滚烫了女儿的心。
此时的夜晚,路上只剩零星的车辆和匆匆赶路的行人,迎面走过,互让一米已是陌生人之间的最高礼节。近处白雪皑皑,远处万家灯火,这个夜,又有多少个人不能成眠,多少个家再不能圆。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四、疫情过后每户有补贴吗?
在疫情结束,是有补贴,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在疫情期间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们,都会有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在这场疫情中,医护人员可谓是最辛苦的,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手术刀代替战刀,英勇奉献,向他们致敬!
补贴只是针对相关的抗疫人员
五、疫情过后,你会选择出国吗?
疫情发生之前,每年我都会选择出国旅行,想想踏上崭新行程的那股兴奋,充满喜悦,充满激情,难以言表。
我从2006年开始境外旅游,最初是新马泰和港澳,2007年去了韩国,2008年去了日本,以后去了西欧、东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仅是欧洲就去了好几趟,别人一般很少去的朝鲜和蒙古国,我也去过。前些年基本都是一个人,跟团出行。
最初旅行,就我一人,是“独行侠”,等媳妇退休后,我与她同行,为她挑选的第一站是欧洲,让她看看“西洋景”,如此,一下子让她爱上了境外旅游。之后,我陪她二次去了台湾,二次去了越南,还去了斯里兰卡,去了距离遥远的南非等国家。
出国旅行,绝不只是看看风景、游山玩水,与国内旅行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全方位地调动人的感官,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场景,人与物,景色与气息,气候与饮食,都有巨大的反差,给人感觉新鲜新奇,那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让人久久难忘。
我至今没有买车,住房也不大。感觉花在旅行上的钱,最值得、最有价值,旅游让我有了世界眼光,家国情怀,让我更爱生活,更懂珍惜,还多了探索的热望和激情。
疫情过后,我要重新
开启新的旅程,续写“故事新编”。
六、从武汉到黄山三日游安排?
武汉到黄山有飞机,也很便宜,可以考虑
七、武汉疫情过后,汉口北复工复产恢复的怎么样了?
恢复的很好了,在3月28日汉口北就全面复市了,只是更偏向于在线上,已经在线上举办了酒店用品、窗帘用品、灯饰、宠物用品等行业的订货会。
在前几天举办了疫情之后市场第一次的大型行业订货会—第八届汉口北夏季文博会,据数据显示在7月28日当天,到汉口北夏季文博会签到的采购商近1500人,其中来自甘肃、陕西、湖南、安徽、江西、河南、重庆的外省采购商约300人。这都是了表明汉口北商业正在有序恢复当中。
八、武汉疫情武钢还上班吗?
不上班,暂推迟到正月初九上班,具体时间看疫情发展情况再定。
九、武汉疫情可以吃鳝鱼吗?
可以啊,鳝鱼属于鱼类一种,跟疫情没有任何关系的,可以放心吃的!
十、7月武汉周边三日游必去景点?
锦里沟,沙滩浴场,木兰天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