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西安旅游,热不热?

芯达旅游网 2023-09-04 06:06 编辑:admin 227阅读

一、暑假去西安旅游,热不热?

答:很热。西安夏季天气炎热,被称为“火炉城市”。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度,甚至超过40℃也很正常1。因此,如果您在夏天去西安旅游,建议您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如穿轻便的衣服、戴遮阳帽、使用防晒霜等2。不过,如果您想避开人潮,可以选择早上或晚上去游览。希望能帮到您

二、国内暑假旅游圣地有哪些?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的谷地上。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及周围庙宇无论是从建筑学、造园艺术还是政治、经济上都有广泛的意义,这也是使得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重要因素。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比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时还保留着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景点

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 勤政殿、松鹤斋、 如意湖、青雀舫、 绮望楼、驯鹿坡、 水心榭、颐志堂、 畅远台、静好堂、 冷香亭、采菱渡 、观莲所、清晖亭、 般若相、沧浪屿 、一片云、萍香泮、 万树园、试马埭 、嘉树轩、乐成阁、 宿云檐、澄观斋 、翠云岩、罨画窗、 凌太虚、千尺雪 、宁静斋、玉琴轩、 临芳墅、知鱼矾 、涌翠岩、素尚斋 、永恬居。

正宫

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

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东宫

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1945年,日军入侵承德,为庆祝胜利将东宫烧毁。现仅存基址。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

万壑松风殿

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1722年,康熙发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之第四子弘历(乾隆帝)聪明伶俐,十分喜爱,于是传旨,命将弘历送入宫中。这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弘历居住,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殿: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帝60寿辰,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更是珍贵。溥通普,普遍、广大意,有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于是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67年间,康熙、乾隆两帝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外围陆续建造了11座大型寺庙,因其中8调有朝廷派驻喇嘛,享有“俸银”,且在京师之外,故称外八庙。现存7座在避暑山庄正北相隔狮子沟,自东而西有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像一颗颗星星环避暑山庄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势,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表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布达拉·行宫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占地25.79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因仿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布达拉·行宫景区为两座汉藏结合式寺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庄严 。

普宁寺

普宁寺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北部武烈河畔,占地5.78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宁寺和普佑寺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取普天之下安宁、保佑天下众生之意。普宁寺内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普佑寺是喇嘛研习佛教理论典籍的经学院。这里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

磬锤峰

磬锤峰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占地4005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乐寺、安远庙及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两座寺庙先后建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磬锤峰形成于大约300万年前。景区内普乐寺取普天同乐之意,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内供欢喜佛——上乐王佛。磬锤峰与普乐寺构成了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境界。

三、东莞暑假去哪里旅游不热又好玩?

去海上乐园 游泳馆 漂流之类

四、暑假去哪里旅游好(不热的地方)?

桂林的景点还是很多的,非常适合夏季旅游,所以挑了一些比较主要的景点作为路线写出来,大概是4天时间。

飞机场:最简单的就是机场大巴了,花20元,40分钟到市区。

火车站:可以选择桂林西站、桂林站或桂林北站下车,取决于想看什么景点。出站后桂林北站可以坐1路车到市区,其余站可以找观光100、空调99、3、10、11、51路前往。

嫌麻烦就报个团吧,也挺省心的,记得找个好点的纯玩团。

景点线路

Day 1:抵达桂林,正阳步行街

Day 2:龙脊梯田

Day 3:古东瀑布,漓江

Day 4:阳朔景点,返程

游览重点

Day 1 出发前先把该带的衣服和必要物品都带好,到达桂林后先把行李放下,休息一会后就可以到正阳步行街吃喝了。这里是桂林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人流量也多,可以感受一下这里的生活环境。

Day 2 前往龙脊梯田景区,距离比较远,到了景区后还要转乘景区内专用车才能抵达寨子,大概还要40分钟左右。有团跟最好,省钱省心。这里的路段属于山路,不熟悉的人自驾过来不是很安全。 这里的梯田包含龙脊寨、平安寨、中六寨、大寨、小寨等若干村寨。寨中有很多观景台,其中西山韶乐适合看日出,千层梯田和金佛顶适合看日落。可以住在田头寨附近,距离观景台很近

Day 3 古东瀑布是一个非常适合玩耍的地方,和一群人在炎热的夏天冲着瀑布水爬瀑布,下来还可以乘坐小火车和滑索,既好玩又凉快。 最适合欣赏山水风景的地方,桂林旅游的代表之地。在漓江可以选择乘坐游船和竹筏两种方式来观赏两岸的风光。如果游全段的话,可以将漓江所有著名的景点都看到。

Day4 阳朔最热闹的街道,西街,现在经过商业开发后,“洋人街”逐渐变成了商业街。啤酒鱼、椿记烤鹅,都是招牌菜,来这里值得尝一尝。芒果帮有几款饮料非常好喝,喜欢甜品的不要错过。 返回桂林开始游览最后一个地点——靖江王城,坐落在广西大学的校园里。这里曾经是清朝在广西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里还可以感受一下科举考试的气氛。“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就刻在王城中央的独秀峰上面,登顶后可以看到整个靖江王城的景色,非常壮观。

五、国内哪些地方适合暑假旅游?

一、江西庐山

庐山

你知道庐山在七八月份的气温是多少吗?告诉你吧,仅仅是26摄氏度。庐山上云雾缭绕,仙气逼人,靠近鄱阳湖,挨着长江。不少文人骚客都感叹过她的飞泉瀑布。看着美丽的奇石怪洞,感受着身旁的幽静的环境,你好会有烦热的情绪吗?

二、北戴河

北戴河

北戴河在秦皇岛,挨着渤海。北戴河的沙子特别柔软,海水也是平静温和,在七八月份气温也就在23度左右,似乎还会感到一丝的冷。

三、四川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真是人间仙境,她神秘,原始,四岸有着各种美丽的古树花草,有美丽女子的柔美,又有雄壮男子的伟岸,水面倒影,色彩斑斓,是夏季避暑的绝佳去处。

四、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地势比较高,曾经是清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山庄比较古朴,但是不失巍峨,大树芳草,各尽奇美

六、2021暑假能在国内旅游吗?

暑假去旅游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 ,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全国各地现在属于中高风险区的比较少 ,因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做的比较好 。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游可以避开那些中高风险区到低风险的地方去旅游。同时出行做好防疫要求,带好口罩,按摩就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了 。

七、国内夏天哪些地方不热且适合旅游?

2022年7月全面更新——全国理想避暑地大盘点,请通过目录导航!

只要利用一些最基本的地理常识以及互联网上唾手可得的地理信息,完全可以自己足不出户就对目的地的避暑效果进行一个准确的预判,从而对铺天盖地的旅游推荐和宣传进行鉴别甚至可以避开大众景点,探索属于自己的清凉秘境

首先定义一下这里所说的避暑,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去一个户外自然气温在舒适范围内的地区,因此通过游泳或者玩水之类的方式来获取清凉的目的地就不属于这里的讨论范围了。除了气温达到要求,我觉得一个合格的避暑地还得有足够大的区域可供探索,并且有成本合理的住宿供选择,从而可以支持比较长线的旅行。

寻找避暑地一般来说三条思路:北上、下海、上山

北上

也就是往纬度高的地方跑,一般人印象里北方总是比南方气温低。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在夏季,纬度越高意味着日照时间也越长,同时由于我国气候的特点,往北往西气候也越来越干旱,晴天也就越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也就越多,可参见下图:

因此,北方的夏天夜间气温一般比南方要舒适,但白天依然可以很热,但和南方不同的是干热,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的西部尤为明显。同时,近年来气候变暖进一步导致北方频频出现异常高温的现象,西北、华北等地气温屡创新高。6月占领全国高温榜的往往都是北方城市,而同一时期长三角及华南因为雨水多反而气温低。

纬度再高点,比如西欧的热浪也是不断创历史新高,法国、荷兰、德国这些没有空调的地区都能达到40度以上,西伯利亚、加拿大等高纬度森林地区因为高温引发大面积山火。由此可见避暑单纯选择往北走并不是很靠谱

不过,在气候相对平稳的年份,东北确实还是一个避暑不错的选项,因为它能受到湿润的夏季风的影响,以至于不易出现西北那样的异常干热,但这个影响相对较弱时间较短,又不会像南方那样潮湿闷热。当然,东北最高温度达到35度以上的情况依然不少见,不过最低温度往北逐次降低,也就是夜间要比南方舒适得多。

下海

前往海滨或海岛,是很多人的避暑选择,但撇除可以游泳及玩水的因素,滨海地区在气温上有没有优势呢?这主要就是看海水温度对陆地气温的调节,入夏之时,陆地气温往往是暴增,而海水升温则平缓,与陆地形成温差,因此在滨海的小范围区域内可以形成凉快的小气候。比如我们来看下青岛,随便找了篇论文,其中这个南黄海西部水温季节变化图基本可以作为山东附近水域情况的一个参考:

6月初华北开始受高温袭击,而黄海海水温度才20出头,因此这时候青岛的海边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避暑优势。本人坐标上海,同样道理,通常7月初出梅后市区气温飙升,使靠海的临港滴水湖一带具有短时微弱的避暑优势。

然而,这种优势是很有限的。因为它受制于风向和风力,只有风从海上来时才有用,而且能够影响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通常离开海边20-30公里其降温作用基本就忽略不计了,因此打个比方的话,在海边避暑也就是相当于用了个冷风扇,对着吹才有用。况且,海温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达到最高,也就是说到了盛夏,海边的避暑优势就不再明显了。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夜间的最低气温。海水能够调节临近陆地的升温速度也能调节其降温速度,所以在夏季,越是靠海夜间温度反而越高,长三角以外的东海水温在8月达到最高时是26-27度左右,这就意味着这一地区的滨海盛夏的最低气温很难降到这个数值以下,夜间不够凉快显然也是相当影响避暑体验的。

因此,滨海避暑的效果只能说是有限,且受许多因素干扰,很难预测和规划

上山

那有没有更准确靠谱的方法来寻找避暑地呢?有,那就是这里要隆重推荐的——上山。注意这里最重要的是“”字,也就是说海拔高度要提高,如果去了山区却只呆在山脚下是没有避暑作用的。

中学地理都学过对流层中空气每上升100米降温0.6度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这虽然只是个理论上的定律,实际情况下因天气情况和地面情况的差异同样是错综复杂的,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区间的递减率都是不同的,但总的趋势还是差不多的,可以粗略地认为气温与海拔高度有线性对应关系:

不同地方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同样存在差异,但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夏天各地的数值都最接近于0.6度的理论值:

这样问题就很简单了,夏季旅行只要去海拔高度达到一定数值的地方,不管昼夜温度都可相应降低,这就是妥妥的天然大空调,冷风扇啥的可以收起来了。

本人怕热,如果按照上海盛夏28-37度这样常见的每日气温,起码降6度才进入舒适范围,换算成海拔高度就是1000米左右。那全国范围内有多少地方符合1000米这一要求呢?我找了一个免费的等高线工具:

https://contours.axismaps.com/

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间隔绘制等高线,以下是根据1000米为间隔绘制的全国范围的略图,图上灰绿色区域为1000米以上区域,且每增加1000米颜色加深一层

我们都知道,我国地势有三阶梯,在图上是一目了然:

第一阶梯,主要就是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的大部分以及四川西部,那里根本就没有夏天,对于避暑来说甚至可能太冷了。

第二阶梯,也就是最淡的那一层灰绿色可能是避暑最佳选择的区域了,其中大面积连成片的,北方包括甘肃、宁夏全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的阿尔泰山及天山周边地区、陕西和山西的很多地区(以上省份过于干旱的地区如沙漠戈壁、荒漠草原、黄土高原区等白天气温依然会很高,仍需避开)、河北的北部以及最东面的一小块即长白山区;南方最显眼的就是云南大部分、贵州西半边以及渝鄂交界的一小片地区

在气候比较正常、没有特别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或大陆高压控制的情况下,去以上所包含的地区避暑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由于其范围广大,适合开展长线避暑旅游。但需要注意西藏、云南、四川的横断山区夏季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地质灾害风险大,去这一块地区需特别关注天气及路况。

第三阶梯,即东部平原和低山区(浅黄色区域),这里面也不是说没有足够高的山,但因为体量小太多了,在上图只能表现为星星点点,其中就包括五岳、黄山等东部地区传统名山,它们主峰是超过1000米了,但由于都是山势陡峭、独峰孤立型的山,如今千米以上只有极其狭小的景区空间,即使有住宿选择也成本高昂,无法久留。

相比之下,庐山的条件就要优越许多,19世纪末当英国人李德立登上庐山,居然发现在1000米的高度有一片相当可观的平坦之地,避暑名镇牯岭就这么被打造出来了。的确,现代意义的避暑地是西方人带来的概念,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面对炎热的天气压力其实不大,因为喜马拉雅山南麓有广阔的避暑空间可供选择,他们在海拔2000米的西姆拉(Shimla)建立了夏都,并把地势相似的大吉岭(Darjeeling)打造为清凉的“山中皇后”。可惜的是中国东部政治经济中心远离高海拔地区,避暑地的选择就少得多了。由西方人开辟的四大避暑胜地中,庐山已是最佳选择,主峰800米出头的鸡公山显然逊色许多,而只有700多米的莫干山就更不值一提了。

因此在第三阶梯范围内就很难进行长线的避暑规划,要么只能在一座山上住一阵,活动范围受限,要么就得忍受上上下下冷热交替。而且,东南沿海地区虽然山地不少,但夏季台风影响不可忽视,需要密切关注天气。

以上对全国范围哪里适合避暑进行了一个很简要的分析,但我觉得适合旅游这个说法还包含着一层含义,那就是哪里景点分布比较集中,因此这里补充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下人文景观,以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排名前五的省份:

No. 1 山西(452处)No. 2 河南(357处)No. 3 河北(275处)No. 4 陕西(233处)No. 5 四川/浙江 并列(都是230处)

对照等高线图可见山西大部分位于第二阶梯,摘得历史人文避暑之旅最佳目的地的桂冠是毫无悬念的,还有一个推荐就是位于第二阶梯象第一阶梯过渡的甘肃,甘肃文保单位数量虽不算多(129处),但几乎都是重量级的景观。

如果你喜欢自然景观,这里分享一个诀窍,那就是在两个阶梯间“坎”也就是过渡的地方寻找目的地,那里无疑是国内自然美景最集中的区域。比如第二第三阶梯的坎上从北至南的知名自然景观就包括阿尔山天池群、克什克腾、坝上草原、太行山、神农架、恩施大峡谷、张家界、梵净山等等。而第一第二阶梯的坎除了上面所说的甘肃,主要就是大横断地区,从北至南有扎尕那、九寨黄龙、四姑娘山、峨眉山、贡嘎山、泸沽湖、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丽江玉龙雪山、大理苍山洱海等等,囊括了除新疆外国内大部分爆款级别美景了。


全国理想避暑地大盘点(2022年7月更新)

这一回答在过去的几年里受到了一些朋友的支持,非常感谢。当时没有想到的是,新冠疫情使原来自如的旅行变成了奢望,特别是今年奥密克戎疫情带来的严格防控恐怕进一步使旅游业受到巨大影响。不过,尽管之前这几个月身在上海无法走出小区,但多了些空闲的时间,决定沿着几年前的这一思路继续进行深度挖掘,对不同省份的避暑资源进行一个比较完整但粗略的盘点。期待着疫情时代划上句号、大家能够再度自由走向远方的那一天。

几点说明:

  1. 以下是根据公开的地理和历史天气数据进行的估测,其中的大部分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但可以保证其基本的准确度。
  2. 对避暑地的定义:(1) 通过寻找不同气候的地带获得户外整体气温的下降,因此会使用海拔作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不同地区的局地气候特点。通过漂流玩水、参观洞穴之类的活动进行降温的短时避暑行为不在考虑之列。(2) 需要有足够的探索空间以及合适的生活住宿条件,从而可以支持一定时长的度假。
  3. 对适合避暑的气温大致以22-31度这样的一个每日变化或更低作为标准,这纯粹是个人喜好,并不代表比它稍微热一点就不能避暑。
  4. 所有海拔高度是从地球软件中测得的具有参考意义的近似值,精度为5米。
  5. 不含港澳台地区。

1. 全域可避暑的省级行政区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3000-5000米,主要的城市气温可比同纬度东部低海拔地区低15度以上,属于无夏地区,西藏和青海一向是夏季旅游热门目的地,前往这一地区与其说是避暑,不如说是换季,而且还需要注意防寒,同时高原反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

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在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峡谷里,可降至700米以下,但峡谷里并不住人,位于1100米台地上的墨脱县城依然可提供舒适的夏季气温。其余地区都远高于这个高度,属于换季旅行。

青海省

青海海拔最低的地方在和甘肃交界处,也有1700米。西宁周边的河湟谷地地区海拔相对不高,夏季气温舒适,继续往西往南则大部分地区超过3000米,属于换季旅行。

2. 避暑资源优越的省级行政区

以下省份的面积中有至少一半以上拥有适合避暑旅行的气候,要历数可避暑的区域列表会过于冗长,因此将主要采用排除法。同时设置了三档背景色,含义为:

  1. 浅蓝色:全域可避暑的优选地区
  2. 浅绿色:大部分区域可避暑但需要避开一些地方或者避暑效果可能并非特别理想的地区
  3. 浅红色:不适宜进行避暑旅行的地区

云南省

云南省大部分位于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区,有87.2%的面积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是避暑旅游的优选之地。尤其是海拔1800-2500米地区,包括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昭通市的大部分地区气温更为舒适,最高气温少有超30度的情况。此外,夏季云南雨水频繁,对喜干爽体感的游客略不友好,但在上述地区雨后出现闷热体感的概率不高。同时需注意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

贵州省

贵州省西部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全省约有一半的面积海拔超过1000米,避暑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市和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海拔可达1700-2200米,气候条件接近云南,雨水比云南少,是优秀的避暑度假目的地。

四川省

四川分为两个气候截然不同的区域:

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向低海拔的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气候上可参照西藏、青海和云南的西北部,避暑资源极为丰富。

另三分之一为四川盆地,气候和东部地区类似,所有城市位于低海拔平原,避暑需要寻找盆地边缘的山地,因此参照避暑资源零星分布的省罗列有避暑资源的地区如下:

甘肃省

甘肃省约90%的国土均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但是由于处在中国不同地形板块及气候区的交汇处,需要区分来看,大致可以兰州-定西一带为界,从此越往西和北的地方大陆性干热气候越强,白天升温越剧烈,昼夜温差越大,这一区域一般要到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气温才进入舒适范围,但夜间就可能偏冷。越往东和南的地方则越接近湿润地区的气候,1000米海拔标准则相对适用。

山西省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翼,整体海拔高度多在800-1000米,和西部高海拔地区没法比,但寻找其中相对海拔较高的县市还是可以获得不错的避暑体验的。不过地势较低的运城和临汾盆地需要避开。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除了蒙东地区以外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但由于深处内陆,越往西则大陆性气候越明显,即使最低气温处在舒适范围,白天可异常干热,因此蒙中地区和蒙东地区北侧更适合避暑。

3. 有一定避暑资源但零星分布的省级行政区

这些省份可避暑的区域占全省面积少于一半,主要城市圈基本都位于低海拔平原地区,但省内山区千米以上可避暑的乡镇和景区等资源依然有较多的选择,因此以下将罗列这些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是全国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因此大陆性气候极强,干热天气为全国之最,因此很少和避暑相关联,即使海拔提升可能白天高温依旧,甚至30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都可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但天山、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等高海拔地区的存在还是创造了丰富的立体气候,因此在气候比较正常的年份,在这些山脉的范围里依然有很多可避暑的选择,并且均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

尽管宁夏全域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银川、石嘴山、吴忠等主要城市大陆性气候效应极其强烈,夏季干热高温天数过多,不可避暑。只有南部的固原市海拔接近2000米,可抵消白天的高温,具备良好的避暑条件,但夜间可能偏冷。

陕西省

陕西可避暑的地区主要分为以下两大区块:

陕北黄土高原区的延安和榆林两市尽管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由于大陆性气候影响,越往北和往西则白天出现35度以上干热天气的概率越高。可以作为避暑的选项,但并非理想目的地。

南部的秦岭、大巴山山地中的乡镇和景区则为西安、宝鸡、汉中、安康等气候炎热的主要城市圈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避暑选项

重庆市

重庆虽然是著名的火炉,但由于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武陵山、大巴山交汇的地区,只要离开长江谷地中的主城区,周边区县遍布崇山峻岭,特别厉害的,是广泛分布有1000-2000米高的喀斯特台地地貌,台地之上地势平坦,村镇密布,是理想的避暑度假空间。

湖北省

湖北的避暑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恩施、宜昌、神农架三地,属于和重庆相连的地理板块,地貌类型相似,也是避暑理想选择。东部则完全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仅有部分零星的山顶可提供十分狭小的避暑空间。

湖南省

湖南西部处在西南至华中喀斯特台地广泛分布区的边缘,总体海拔偏低,因此避暑空间较为稀缺,仅隆回县雪峰山有一块区域相对较大的千米级台地是湖南最佳避暑度假选项。随着我们进入低海拔平原地带,寻找千米以上空间就愈发困难,因此从这里往下,不得不降低要求,把海拔标准下调至750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虽然多山,但大部分地区为低海拔丘陵,有限的避暑资源主要集中西北部与云贵高原交接的地区以及东北部与湖南交接的地区。

江西省

仅有部分零星山地面积极为有限的山顶可以提供避暑空间,其中海拔超过1000米并且规模可达到镇一级的庐山牯岭依然是江西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理想的避暑地。

福建省

福建多山,并且非常幸运的是,鹫峰山、戴云山、玳瑁山等山脉广泛存在海拔700-1000米的台地地貌,为这个气候炎热的省提供了许多避暑选择。毫无疑问,福建是华东地区乃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避暑资源最丰富的省。福建的海滨5-6月即可进入湿热区,没有避暑价值。

浙江省

浙江虽然同样多山,但相比福建,避暑资源略逊一筹,最佳的避暑选择全部集中于丽水市的“浙江屋脊”区域——洞宫山和仙霞岭山区,其余地区只有部分山顶或山腰可提供极为狭小的避暑空间。作为传统避暑名山的莫干山海拔过低,山腰的避暑区只有500米左右高度,如果冲着避暑而去,将会失望而归,而且现在很多网红民宿就是在山脚下的,这种需要继续开空调的“避暑”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浙江的海滨同样避暑价值很低,仅最北端,即舟山群岛离大陆较远的岛屿如嵊泗县在6月底至7月初可有一小段时间因海陆温差而具有微弱的避暑作用,但湿度较大,并不舒适。

河南省

河南最西部与秦岭相接的伏牛山地区为其提供了最主要的避暑资源,北部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山麓和南部大别山区通提供了一些零星的避暑选项。

河北省

河北拥有一块整个华北地区最优良的避暑地区——张家口和承德北部与内蒙古相接的海拔达1300-1500米的坝上高原,是京津城市圈近在咫尺的“避暑后花园”。同时,太行山东麓也提供了一定的避暑选项,而渤海湾北侧的秦皇岛一带则是全国最适宜避暑的海滨。

北京市

北京最外围的太行、燕山等山地拥有部分可避暑的区域,虽然选择不算多,但其周边就有坝上高原这样非常理想的避暑胜地,可以说避暑条件非常优越了。

辽宁省

包括大连在内的辽宁滨海地区是全国海岸线最靠北的区域,是滨海避暑地中比较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最北的海滨,还是比不上海拔提升至1000米的效果的,主要缺点是湿度相对较高,夜间温度在7月底8月初依然会偏高。东三省地势总体较低,因此针对内陆地区,避暑只能选择海拔稍高(400米以上)的区域。

吉林省

长白山区周边的县市分布在其平缓的山麓具有一定海拔的位置,是东北避暑最热门区域之一,但注意其海拔也不是很高,加上东北夏季较长的日照时间,仍可能出现白天炎热的情况。从吉林省开始往北,东北平原区的主要城市夜间也已基本进入舒适区间。

黑龙江省

某种意义上,黑龙江全省其实都可以避暑,因为在这个纬度,夜间气温已相对舒适,但对低海拔平原区来说,白天高温的情况依然不罕见,偶尔还有热浪影响。黑龙江整体地势也较低,因此海拔稍高(400米以上)的区域以及北部植被最茂盛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则是避暑的最佳选择。

4. 避暑资源稀缺的省级行政区

天津市

天津除了北部极少的山地外均为沿海平原,其海滨区域也无避暑价值。但和北京一样,周边河北可为其提供极为丰富的避暑资源。

山东省

山东极有限的山地难以提供理想的避暑地。部分海滨城市具有避暑效果,但仅限于6月华北平原突然迅速增温的情况下,到了7-8月这个效果相对就不明显了,其中朝南的青岛会有较长时间受湿热区控制,7月底8月初夜间温度接近江浙沿海,并不适合避暑。朝北的威海和烟台温湿度均略低一些,稍有优势。

江苏省

江苏仅有极少量的低海拔丘陵地带,无法提供山地避暑选项,而其海滨6月底即可被湿热区控制,避暑作用非常微弱,且基本上均为滩涂,没有度假吸引力。可认为避暑资源基本为零。

上海市

除了崇明岛最东端和临港滴水湖一带在6月底7月初有极微弱的避暑作用外,没有任何避暑条件。而且周边苏南浙北地区的避暑资源同样极为稀少,因此夏季湿热高温的长三角也是全国避暑资源最稀缺的地区之一,这点是非常悲催的。

安徽省

安徽虽然有黄山、大别山等山区,但由于体量不大,可提供的海拔足够高的避暑空间非常稀少。

广东省

和长三角一样,常年湿热的珠三角同样是国内避暑资源最稀缺的一个角落。广东省仅有北部的南岭地区能够提供少量并不太理想的避暑选择。

海南省

热带气候的避寒圣地海南显然一般不会被考虑作为避暑目的地,实际上全岛可以提供较凉快体感的地方确实非常稀有,尽管山地并不少,但海拔相对较高又能提供度假条件的地方可能只有:

一些经验

实际在规划行程的时候会碰到更为复杂的情况,特别是在1000米等高线边缘即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一些地区,比如说恩施,到处在宣传是避暑胜地,但恩施范围大的很,不同地方海拔差异很大:主城区海拔400米出头,不会比重庆城区凉快多少;利川在台地之上,城区海拔接近1100米,作为“凉城”货真价实;恩施大峡谷下面的沐抚村海拔1300米,同样优秀;而如果你打算去清江坐游船(江面海拔才300米)或是去狮子关网红浮桥(530米),就得做好流汗的准备了。

正是因为这种地形的复杂性,对很多旅游宣传要倍加小心,很多时候景区往往模糊其词,拿山顶海拔出来宣传,而实际上可供住宿和游览的区域却只能到山腰或者局限在山脚下。而更难理解的,就是有些山地景区明明避暑条件优秀,却喜欢将之归因于植被茂密、降水多等次要因素,比如前阵子有这么个新闻:

神农架获评“2019避暑旅游样本城市”_中国湖北_中国网

里面是这么解释的:

神农架林区气象局负责人杜德亮说,因长年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交替影响,以及原始森林对热量、降水调节,神农架形成夏无酷热的宜人气候

这就是误导了,神农架之所以成为避暑胜地主要还是因为海拔高好吧(主峰超3000,主要集散及住宿地:木鱼1200,龙降坪1500,红坪1600,大九湖1700,鸭子口1900)!

为了避免被忽悠,自力更生查海拔做攻略最保险。那如何准确得知某地的海拔高度呢?装个谷歌地球,找到你的目的地(甚至可以放大到你所要的民宿),鼠标移过任何地方就能立刻显示海拔数据:

如果要实测的话,也不需要专业设备,因为现在手机都有GPS模块,只需安装一个GPS信息的App,如GPS Status,即可显示当前所在位置海拔的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实测——从上海出发“一路向南”的自驾避暑之旅。如上所述,浙闽交界的鹫峰-洞宫山区拥有华东最大规模的千米以上地区、最好的避暑效果,加之当地人文景观也很丰富,古村落众多,一些历史价值颇高的古建筑如景宁的时思寺以及浙闽特有的木拱廊桥都很值得一看。以下线路本人亲测,希望对长三角的朋友有一定参考价值。

路段1 - 530公里上海市 - G60 - S26 - S27 - 丽水市 - G25 - 景宁县 - S228 - X805 - 大漈乡(海拔1100米,有雪花漈、时思寺、小佐梯田等景观)

路段2 - 180公里大漈乡 - X805 - S228 - 泰顺县 - G4012 - G1523 - G1514 - 周宁县(900米,华东海拔最高县城,主要景观古村鲤鱼溪、九龙漈、仙风山等)

路段3 - 41公里周宁县 - X932 - 陈峭村(950米,有360度山顶观景台、蝙蝠洞等景观)

路段4 - 约120公里陈峭村 - 无名小路 - 洞宫村(1100米)- 无名小路 - 泗桥乡(870米)- S302 - 镇前镇(980米)- S202 - 赤溪公路 - X405 - 月山村 (850米,有浙闽木拱廊桥中年代最久远的如龙桥及其他4座廊桥)

路段5 - 145公里月山村 - X405 - S329 -X401 - 百山祖镇(1150米)- X401 - X104 - 炉岙村(1100米,可登江浙皖第一峰黄茅尖)

路段6 - 540公里炉岙村 - X104 - 安仁镇(最长木拱廊桥永和桥)- G25 - 丽水市 - S27 - S26 - G60 - 上海市

宋风古建时思寺,位于浙江景宁大漈乡
大漈乡附近的小佐梯田,分布在约500-900米高度
景宁县群山
福建周宁鲤鱼溪的荷塘
周宁县群山
云端村落——周宁陈峭村
陈峭日落
现存最古老编木拱廊桥——如龙桥,位于浙江庆元月山村
月山村的另一座石拱廊桥——步蟾桥

八、暑假适合去国内哪里旅游呢?

今年夏天不太热的地方,广西算是一个了吧。对于觉得热但又想浪的小伙伴来说广西是个好去处了。

要去哪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出现在课本中的赞美,令无数人对桂林心驰神往,而阳朔更是一幅灵动山水画,天光摇曳,群峰倒影沉碧波,有谁能不为此间美景心醉?

阳朔不缺美景,更不缺美食,啤酒鱼、漓江虾、黄焖鸡、竹筒饭……报菜名报到停不下,尤以啤酒鱼与十八酿,堪称家家户户的“标配”。

去看看漓江,美食下肚,便该悠然乘兴赏美景,坐着竹筏漫游漓江,两岸的奇山峻峰与清澈江水相映成趣,深潭、飞瀑、喷泉……旖旎风光徐徐展开。芦笛岩、独秀峰与象鼻山等,皆是桂林山水精妙所在,即使是阴雨天泛舟江上,依然能收获“薄雾轻纱绕青山,一蓑烟雨一孤舟”的曼妙意境。

还可以去柳州,不少小伙伴因螺蛳粉而“结识”柳州,但这座四季花开不断的城市,魅力不止于此。壮族与侗族作为柳州最古老的原居民族,因而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八景、大龙潭、三江侗寨……缤纷景致目不暇接。柳州美食也不遑多让,以香、辣、酸重口味为主。

最后一个推荐北海。「朝沧梧而夕北海」,是一座海滨城市,亦是一座文化古城,北海老街年代悠久,满满的复古滤镜,柔浪细沙的银滩人气顶流。而一如蓬莱仙境的涠洲岛更是让北海成功出圈。北海海产品类丰富,尤以涠洲岛颇负盛名,每年5至8月是休渔期,但海鲜供应依然不断,塔螺与蛋黄蚝更是涠洲岛海域独有,选择白灼烹调,最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鲜美。

涠洲岛是一座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能够欣赏到海蚀、海积和溶岩等自然奇观,也不乏三婆庙、圣母庙等人文历史,尤其在石螺口欣赏落日余晖倾洒在澄澈海面上,着实赏心悦目,不少小伙伴pick环岛骑行,惬意游览各处景致。

现在在Agoda的小程序上上每天都有两款国内超低价秒杀酒店房券的活动,大家点击下面链接即可查看预订喔,蹲一款心仪的低价酒店,来一场暑期旅行吧!

预售房券首发 款款低价

九、暑假适合带妈妈去哪里旅游(国内)?

之前安利过

学生党暑假推荐去哪儿旅游?打算八月份去旅游,能给些好的建议吗?

暑假适合带妈妈去哪里旅游(国内)?

四川

九寨沟一生必去,适合度假,看景 看水 九寨沟草原,峨嵋乐山这些夏天还可以避暑

九寨沟若尔盖大草原路线攻略

若尔盖草原和九寨沟二选一,哪个更值得去,选哪个?

成都重庆市区和周边游

去四川重庆旅游两周,求推荐旅游路线。?

其它适合的地区

一个人去新疆旅游,一周左右时间,去哪里玩比较合适,需要注意什么?国内有哪些适合一个人去旅行的地方?青海游5天攻略?去内蒙古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可以推荐?

更多干货可关注知乎 @人类爱上大熊猫

公众号【匠行旅行】只种草干货

十、国内有哪些适合暑假去旅游的地方?

1.泉州石狮市的永宁古卫城的永宁城隍庙,已有 600 多年历史,是闽南地区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城隍庙,香火旺盛。永宁老街古旧却风貌完整的大片番仔楼也值得一探。

永宁的番仔楼
永宁城墙
永宁老街
永宁城隍庙

2.漳州的古山重村,是个幽静的闽南山村,绕过三重山就到达山脚下四季花开的乡村,当地老石头厝风貌完整,乡村小路适合徒步,世外桃源的景象。

3.甘孜甲居藏寨

是中国最美乡村,峡谷地带建立的乡村,川西最美风貌,广阔天地,非常辽阔,避开旅游旺季去,可以慢慢徒步,感受川西最美乡村。

5.武夷山的下梅村。

6.福州平潭岛。

推荐的是我去过,感觉都是让人放松的乡村,海边,人少又有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