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西特色美食,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的山西刀削面,可谓是闻名遐迩,那么,山西最出名的具有烟火气的山西味道还有哪些?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最具有烟火气的山西美食。
山西大烩菜
山西大烩菜是山西最具烟火气的特色风味菜,这道菜是把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制作来吃,内容较为丰富,制作方法简单方便。此菜汤鲜味厚,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经过历朝历代的改良和丰富口感,大烩菜已成为山西人心中最隆重的美食。
糖醋丸子
糖醋丸子作为一道地地道道的山西菜,有山西的标志性调味料:醋。酥脆的丸子搭配着绵密的老陈醋,糖汁儿的颜色调得明艳鲜亮,咬一口还冒着热气,好吃到停不下来。
什锦火锅
什锦铜火锅是山西传统风味名菜,每逢寒冬季节,山西中北部地区各式各样的火锅开始应市,无论聚餐还是筵饮都少不得“什锦铜火锅”。用餐时点起火来,炉内的火光闪闪,锅中的食物沸腾,光与气交辉,很容易便可让人感受到欢快与温馨的氛围,称得上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外皮一般是用黄米面做的,馅心有各种口味,比如枣泥、豆沙……包好以后放入油锅中,炸至表皮鼓泡、金黄即可捞出。出锅后将白糖撒在表面,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绵软可口。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太原老豆腐
山西版本的豆腐脑讲究洁白透亮、嫩而不松、卤清且不淡,风味独特。其中,喝豆腐脑的方式大概有两类,一类是碗里全是豆腐脑,除放韭花酱、辣椒油等调味品外,无需添加任何佐料,而另一类是在豆腐脑内加入粉汤,这种粉汤可以当作是一种“浇头”。这种粉汤通常由淀粉勾芡而成,颜色深味道重,里面煮有粉条、海带丝、黄豆瓣、黄花菜等等,还有放腐竹等豆制品。
山西油茶
山西油茶健脾暖胃,营养丰富秋冬季节保护肠胃的养生佳品。是冬季节餐桌必备的“暖肚汤”。油茶,传统做法是将面粉用牛油或羊油炒熟,后加花生仁,芝麻,小茴香。喝的时候可加盐,亦可加糖,咸甜随意,是山西晋中的一种特色小吃。
山西羊杂割
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
北相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久负盛名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运城市北相镇人做得最好,故名北相羊肉胡卜。制作方法是: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
永济牛肉饺子
永济牛肉饺子是山西永济的一种民间小吃,相传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晋南人喜食饺子,慢慢地当地回民就喜欢用精纯的牛肉做馅,制作牛肉饺子。由于选料科学,用亲自熬制牛骨头汤拌馅,使牛肉饺子吃起来鲜、香、嫩、滑,回味无穷。永济牛肉饺子皮薄馅嫩,久煮不烂,味道奇绝,食之香而不腻,既可当主食,又可做下酒菜,因而有“吃饺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说法。
临汾牛肉丸子面
临汾牛肉丸子面,用的是碱面做的,揉好的面,煮成半成品,然后煮熟的面凉了拌上食用油,放在边上,来了客人,下锅一烫,捞出配上牛肉汤,牛肉,丸子,辣中带一点麻,味道别致。有些人还喜欢在面里加入晋南麻花,香酥的麻花在肉汤中稍泡,肉香和麻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解州羊肉泡馍
解州羊肉泡馍是山西解州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
柳林碗托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一道特色小吃,是以土豆淀粉、豆腐干、蚕豆为原料制作而成,浑源凉粉是大同凉粉的代表。做好的浑源凉粉清亮、滑嫩、爽口,像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里“凉丝丝”。风味独特,堪称北岳一绝。浑源凉粉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徐灌肠
清徐灌肠也是山西非常出名的地方传统美食之一,其历史悠久,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凭借其营养丰富受到男女老少的一致欢迎,而且还能有效的预防三高和肥胖症,因此,该美食的知名度也很高。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上印“忻州瓦酥”字样。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一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正宗闻喜煮饼大多产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在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其外裹芝麻,滚圆状,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吃起来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不变质。
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石头饼
石头饼顾名思义是在制作过程中有石头参与到的,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它是流行于山西,陕西地区的一种传统面点,又称石子馍,唐朝时称石鏊饼,明清朝称天然饼。因其表面有石头压出的疤痕,所以在晋中一带人们更喜欢称为疤饼。由于其利于保存,入口酥香,利于肠胃吸收,所以能被人们广泛接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