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离内蒙有多远?
山西到内蒙总里程约:448.1公里
开车需要时间约:5小时14分钟
主要路段里程:太原绕城高速(2公里),太原绕城高速(3公里),太原绕城高速(5公里),太原绕城高速(4公里),太原绕城高速(1公里),二广高速(1公里),二广高速(6公里),二广高速(11公里),二广高速(2公里),二广高速(2公里),二广高速(12公里),二广高速(2公里),二广高速(16公里),二广高速(5公里),二广高速(3公里),二广高速(3公里),二广高速(12公里),二广高速(7公里),二广高速(4公里),二广高速(21公里),二广高速(4公里),二广高速(4公里),二广高速(3公里),二广高速(6公里),二广高速(20公里),二广高速(10公里),元朔高速(17公里),朔州环城高速(11公里),朔州环城高速(10公里),朔州环城高速(7公里),呼北高速(2公里),呼北高速(15公里),呼北高速(4公里),呼北高速(9公里),呼北高速(9公里),呼北高速(3公里),呼北高速(27公里),呼北高速(2公里),呼北高速(19公里),呼北高速(13公里),呼北高速(3公里),呼北高速(11公里),呼北高速(24公里),呼北高速(7公里),呼北高速(4公里),呼北高速(8公里),呼北高速(20公里),呼北高速(8公里),呼北高速(4公里),呼北高速(21公里),呼北高速(2公里)
二、内蒙过去是山西吗?
内蒙古过去有一边是俄罗斯,一边是山西,大同,这个是看你的哪个方向来决定的是哪个省,因为内蒙的结小的地方有俄罗斯,蒙古国以及山西,如果是从北面来说应该衔接的应该是内蒙。不过从他的西南面来说,衔接的应该就是山西。
三、内蒙和山西哪个气候?
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一、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旱多风。年平均温度为9.5℃,一月平均-6.4℃,七月平均23℃。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49—175天。年均降水量468.4毫米。二、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四、内蒙与山西之间联系?
在近现代历史上,山西省的行政区划调整规模并不大。
最大的区划调整与绥远省有关,绥远省的省会在归绥市,而归绥市就是呼和浩特的前身。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聊聊山西省与内蒙古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那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之间的反复拉锯。在中原王朝强盛阶段,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北伐,从而控制内蒙古地区。
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败期,北方的游牧政权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在内蒙古地区,能够看到农耕的痕迹,同时能够看到游牧的印记。
这个问题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并且持续到了明朝时代。在明朝统治的后期,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崛起。
清朝建立以后,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并且与蒙古草原各部成为了联盟。因此,17世纪中期,清朝入关以后,基本上不用担心北方草原上的问题。清朝利用10多年时间,逐步确立了对中原各地的统治。
但是清朝有一个很大的威胁,那就是西北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属于漠西蒙古部落,准噶尔部逐步扩大,几乎占领了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各部,并且向清朝发起了挑战。在鼎盛时期,准噶尔部甚至逼近了乌兰布通,距离清朝的京师只有700里。
清朝与准噶尔部占领了几十年的较量,从康熙朝一直打到了乾隆朝。为了遏制、围堵准噶尔部,清朝在内蒙古各地设立了一系列的军事要塞。其中,内蒙古中部先后设立了归化城、绥远城。进入乾隆时期,准噶尔部基本上被围堵到了西北地区,已经无力对清朝发动进攻。
清朝鉴于归化城、绥远城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把这一地区划入了山西省管理,并且设立了绥远道。请注意,绥远城就是绥远市的前身,而绥远市后来成为了呼和浩特。
绥远周边地区,能够放牧牛羊,但也能够耕种农作物。在清朝统治的中后期,一直是半农耕半游牧的模式。山西省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耕地面积有限。由于旱灾、蝗灾的不断出现,造成了农作物大量减产。
很多山西地区的百姓,开始向北进入绥远周边地区讨生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绥远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陆陆续续建立了12个县,包括了归绥县、萨拉齐县、清水河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五原县、武川县、东胜县等地。
清朝入关以后,在明朝故土上继续使用行省制度。但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则一直没有行政区划。强盛时期,这些问题并不明显。随着清朝国力衰败,这些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由于没有行政区划,清朝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很差。为了巩固边疆地区,清朝先后在东北、西北建立了黑龙江省、奉天省、吉林省等4个省。不过,内蒙古地区仍旧没有行政区划。
1912年,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退位,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当时,北洋军阀政权鉴于绥远地区特殊的地位,把绥远道改革为绥远特别区,管辖区包括了四子部落旗、茂明安旗、喀尔喀右翼旗、乌喇特前、中、后三旗和上文的县区。特别区的地位很尴尬,因为并不是省份。
一转眼到了1928年,当时,北伐战争已经结束,北洋军阀政权垮台。当时的政权,出于巩固华北地区的需要,陆续建立了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等省份。
从这个时候开始,绥远地区彻底摆脱了山西省的管理,原本山西省绥远道管理的12个县,划入了绥远省。绥远省的省会在归绥市,绥远省成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起到战略缓冲作用。绥远省的管辖区面积很大,行政区划达到了32万多平方公里。
截止40年代末期,绥远省总计管理了20个县和18个旗。进入50年代以后,绥远省、察哈尔省等省份的存在价值越来越低。
从1952年开始,察哈尔省等省份被陆续撤销。1954年,绥远省被撤销,绥远省的管辖区基本上都并入了内蒙古,包括了当年山西省绥远道的12个县。随着绥远省的并入,内蒙古不再担心首府城市的问题。内蒙古的首府从张家口迁移到了归绥市,并且改名为呼和浩特市。
这里注意到,张家口隶属于河北省,首府建立在邻居省份的管辖区,可见当时确实缺乏大城市。
认真的说,当年绥远道的建立,属于时代发展的结果。绥远省并入内蒙古,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没有一直不变的行政区划,根据经济、资源等各方面的需要和变化,行政区划肯定也会出现变化,在各个省份都不例外。
五、山西内蒙旅游最佳路线?
山西到内蒙旅游最佳路线从山西运城出发,一路向北京大运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直到大同从大同境内进入内蒙古,这条路线可以沿路看山西的风景
六、内蒙属于山西省么?
内蒙不属于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内蒙古非常大,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
七、山西到内蒙火车通吗?
西到内蒙的火车通了。是太原到呼家毫特
八、山西与内蒙接壤的地方?
山西省与内蒙古相接连的县市,从东往西为:
1、天镇县——内蒙古兴和县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东临河北省怀安县,南毗河北省阳原县,西接阳高县,北连内蒙古兴和县。
2、阳高县—— 内蒙古丰镇市、兴和县
3、大同市——内蒙古丰镇市凉城县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端,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丰镇市、凉城县毗邻
4、左云县——内蒙古凉城县
左云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最北部,东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邻朔州,北连内蒙古凉城。
5、右玉县——内蒙古凉城县、和林格尔县
6、朔州市(平鲁区)——内蒙古 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
7、偏关县——内蒙古清水河县、准格尔旗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隶属忻州市
8、河曲县——内蒙古 准格尔旗
九、内蒙陕西山西交界地图?
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互交界于陕西省神木市、山西省河曲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
1、陕西榆林神木县
神木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县域经 济综合竞争力居全 国百强县第21位、西北第1位。
2、山西忻州河曲县
河曲县位于忻州市西北部,地处晋、陕、蒙能源金 三角的中心地带,境内已经或即将建成的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桥等便交通网络,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 三角区域经 济板块,是承接呼、包、鄂、榆、忻、朔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枢纽带
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旗境东、北两面被黄河环绕,与山西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隔河相望;南临古长城与陕西省搭界;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十、山西离内蒙古多远?
铁路距离:477+832=1309公里
运行时间:8小时38分钟+15小时3分钟=23小时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