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哪些古村古镇值得游览?

291 2024-02-27 15:35

一、徽州的哪些古村古镇值得游览?

岩寺镇,在黄山市徽州区,现在是徽州区区政府所在地,1987年从歙县划出成立区政府。岩寺在哪里?一直萦绕心头。前几次去,都说那里已经成为墓地了,后来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去了。这次到徽州,从屯溪回程的路上,看时间还早,于是在离小岩村比较近的地方下车,一路问询找到这古岩寺所在。

民国版《歙县志》对古岩寺有记载:“古岩院在岩镇南数里小岩,岩形如覆屋。汉晋以来,为修真鍊形所居。唐径山大师蕴公习静于此。(唐)大历中,(唐)代宗手诏征之,为立院。宋开宝元年,郡守李公度,迎达禅师住持,始置庄田殿阁。再传琏公,被征入侍仁宗,眷注优渥。英宗治平三年,奉玺书归山,院名益著。碑版尚存院中。今圮。”

或许是佛座

有介绍说古岩寺毁于清末。有可能毁于太平天国时期。遗址里尚存摩崖碑两方,碑文曰:“元至治三年癸亥五月初六日前特授集贤侍讲学士朝散大夫同知徽州路总管府事埜仙本路司吏程元龙授词者念岩石宅同满所泰活佛行者。”“ ‘至治’是元英宗硕德八剌的年号,至治三年即公元1323年。 碑文大意是:‘元代英宗时期,古岩院遭毁损,时任徽州路总管府事的也先(蒙古族人名)亲授府事司吏(即钱粮官)程元龙代为捐赠维修古岩院的库银。寺庙主持感激之余,执意为他们的捐银义举刻碑纪念,称他们行事如活佛一般。’” 此碑已经漫漶不清,难以解读。

寺外有泉,清冽照人,已废弃。泉左有一泓池塘,估计这些都是僧人的生活用水。《徽州古岩寺》一文作者“上海滩婷婷”参与古岩寺原址复建的民间活动,据介绍作者“参与了古岩寺原址复建的民间论证、史料搜集、模式设计、部门对接、前期筹备等各项工作,仅遗址实地踏勘就进行了十多次,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目前,此事因土地规划性质问题而停滞。”

我看到文中一句话,“周边数百亩的丹霞地貌,与古岩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不懂地质的,看着岩石是红的,丹霞地貌还是挺吸引人的。如果把古岩寺复建和丹霞地貌结合起来规划,或许是一旅游亮点。

古岩寺泉
古岩寺前的池塘

二、描写徽州古村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描写徽州古村的句子:

徽州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徽州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极富江南水乡的特色。

徽州古村落的房屋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雕梁画栋,风格各异,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徽州古村落的街道弯弯曲曲,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仿佛穿越了时空,行走在古代的街巷。

徽州古村落的河流清澈见底,河两岸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如诗如画。

徽州古村落的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让你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徽州古村落的环境幽静宜人,空气清新,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地方。

徽州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

徽州古村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让人流连忘返。

徽州古村落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

三、徽州古村呈坎一日游攻略有哪些?

2017年底到过呈坎,只是看了呈坎村古建筑群。有说“呈坎汇集了不同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等,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在这里得到发挥,呈坎是中国保存的皖南民居、明清建筑最集中,最富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村落。”为此,2001年,呈坎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的主要任务是看罗东舒祠和罗东舒祠后面的宝纶阁。

徽州区的班车大都改为公交车了,这符合作为城区的身份。到呈坎的班车也换作公交车了。外面漫天大雾,但车进呈坎,朝霞满天,问人也说不清。

罗东舒祠,在呈坎村内,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据祠内介绍牌介绍:“建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39年),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系前罗21世祖罗洁宗所建;后由前罗22世祖罗应鹤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09年)续建,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集石雕、木雕、彩绘于一体的家庙建筑。”(按:嘉靖十九年应为公元1540年。万历三十八年应为公元1610年)。前后间隔70年,建设过程中停工的传说,看来不虚。《歙县文物志》记载宝纶阁“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至四十五年间(1617年)。”

据百度上(按:不大靠谱)说,上世纪60年代,文物部门对罗东舒祠作鉴定时,看到宝纶阁五彩缤纷的彩绘和精美的木雕,极具文物价值,就把后寝大殿单独上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在登记时,认为宝纶阁的名称指的是包括大殿和楼阁上下两层的整个建筑,于是省保名单的目录上就阴差阳错地出现了宝纶阁。直到199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四批国保单位时更名罗东舒祠。不知确否。在《歙县文物志》中,有宝纶阁的介绍,没罗东舒祠的介绍。

宝纶阁,面阔十一开间,29米,进深10米,高7.5米,为国内民间祠堂所罕见。宝纶阁阁楼内珍藏有圣旨、官诰、黄榜、御赐品、族谱及文献资料等。

走进罗东舒祠,那非凡的气势,确实震撼人。在徽州看了许多祠堂,看了一些国保级祠堂,建筑如此恢宏的祠堂第一次见到。建筑体量大,艺术元素多,徽州三雕再加彩绘融于一堂。无愧于“江南第一名祠”之美誉。

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字横匾,字径约1米见方,红小兵上去几次,因为太重,没有破坏。
牌匾“宝伦阁”,系明代徽州孝子吴士鸿所书。

四、古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始于 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屈于徽州府这一概念。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五、古徽州文案?

古徽州现黄山市,一个梦幻的地方,古城,小巷,徽商,歙砚,老街,徽派建筑,非遗剪纸,臭鳜鱼,毛豆腐,世界的黄山,多么梦幻的地方,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来吧,给你古徽州前身今世的故事。

六、古徽州美食

古徽州美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口味享誉全国。徽菜作为徽州美食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口味,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徽菜的历史和起源

徽菜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徽派文化和徽商文化的繁荣,为徽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徽菜以徽州美食为代表,融合了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的烹饪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烹饪风格。

徽菜注重材料的质量,讲究菜品的色、香、味的协调,以及独特的切配技巧和火候掌握。徽菜以其细腻鲜嫩、多汁醇香的口感而闻名。常用的蔬菜有山药、豆腐、金针菇等,肉类则以猪肉、鸽肉、鳜鱼等为主要原料。

2. 徽州美食的特点

徽州美食以独特的创意和烹饪技巧为特点,注重菜品的造型和色彩的协调。徽州美食不仅注重烹饪过程中的技巧,还追求菜肴的协调和谐。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徽菜中的酱香鳜鱼、黄焖坛子鸡等。

酱香鳜鱼是徽菜中的经典之作,它以鳜鱼为主料,采用独特的烹饪方法和配料,使得鳜鱼肉质鲜嫩,酱香四溢。黄焖坛子鸡则是徽州美食中的另一道招牌菜品,它选用上等的土鸡,烹饪过程中以黄酒为主料,黄焖而成,味道鲜美。

3. 古徽州美食的流传

古徽州美食从徽商文化的发展中流传出来,逐渐成为徽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在徽州地区,许多家庭都会将传统的徽州美食代代相传,使得这些美食的独特魅力得以保留和发扬。

古徽州美食的流传离不开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工艺的传授。从制作到烹饪,每一道菜品都有着独特的工艺,需要经验和技巧的传承。因此,在当地徽州地区,许多家庭都会将传统的徽州美食制作方法传授给后代,保留着古徽州美食的独特风味。

4. 古徽州美食的发展前景

古徽州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古徽州美食的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广阔。

人们越来越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徽州美食作为徽州地区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之一,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徽州美食的市场需求也将日益增长,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未来,古徽州美食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走向国际市场。通过传承和创新,古徽州美食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饮食文化的精髓。

七、古徽州六县?

古徽州的六县包括歙县、黟县、休宁具、祁门县、绩溪县、婺源六县,共一万三千平方公里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中原文化与当地幽闭的地理环境及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徽州文化)。

八、古徽州农家特产?

岩寺镇的麻糍、金银花、罗田草莓、徽州麻糍、刀板香、燕尾牛蹄; 西溪南镇的琶塘冻米糖、蜂蜜、蜂皇浆、红烧臭鳜鱼、小炒黄牛肉; 潜口镇的古塘彩(册)糕、雪里蕻、皖南特色红烧肉、砂锅石耳白玉圆; 呈坎镇的四村笋干、灵山贡米、毛豆腐、

九、古徽州包含哪些地区?

州,在中国大陆安徽省南部地区,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十、芜湖属于古徽州吗?

芜湖不属于古徽州。

古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