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几A级旅游景点?

189 2024-03-16 05:57

一、大足石刻是几A级旅游景点?

属于5A级旅游景点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

二、大足北山石刻和大足石刻区别?

大足北山石刻是大足石刻的其中一部分,大足石刻包括北山石刻和宝顶山石刻两大部分,其中著名的卧佛位于宝顶山石刻景区。

三、大足石刻寓意?

大足石刻,建于唐朝初期,依靠山体岩石所建,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在晚唐时期,石窟造像更加饱满丰富,具有盛唐遗风。

到了五代,神态多样,样式玲珑细腻,宋代时期,体态华丽匀称,装饰丰富多彩,转轮经藏窟可谓是大足石刻的一大亮点,好似鬼斧神工一般设计的转轮经藏,采光效果十足,里面的文殊菩萨双目微睁,好像正在深思,体现出博学多闻的素养;普贤菩萨脸颊圆润、双唇轻盈,具有东方女性美的微妙神态,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四、大足石刻别称?

大足石刻的别称宝顶山石刻

五、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距重庆主城100公里,北邻成都平原,南接贵州高原。大足石刻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造像多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儒家、道家和历史故事题材。宝顶宫摩崖造像最大一处开凿于唐乾宁年间(公元898年—899年),是重庆市最大的石刻佛像群;北山宝顶大佛湾摩崖造像多、时间长、影响大而著称于世。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和佛教文化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一。

一、宝顶石刻

“宝顶”在宝顶山的东北面,为古代建筑,建于唐乾宁年间(公元898年—899年),原名叫“宝顶禅院”。大足石刻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主要有摩崖造像、佛塔、石刻等。其中以宝顶山为中心的石刻群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和石刻群。这批石刻分布在20平方公里的山岩上,有摩崖大佛一尊、古佛造像10余处、文殊菩萨像4尊、千手观音1尊;有古佛坐像5尊、罗汉像10余尊,并有历代题记10余处。“宝顶”摩岩造像群共分四组:第一组是佛祖洞龛,共有造像22躯;第二组是宝顶宝林禅寺,共有造像28躯:第三组是大佛湾石刻;第四组是观音阁,共有造像20躯。

二、北山石刻

北山石刻主要有宝顶、北山和宝鼎山三处,约200余尊石刻造像。北山摩崖石刻造像以“三教合一”为基本特点,即儒家的儒教(孔庙)和道家的道教(白云观)结合在一起。其中,以宝顶最为著名,有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千手观音摩崖造像等约70余尊。大足北山大佛湾摩崖造像,以“三教合一”为基本特点,有千手藏经等40余尊摩崖造像。

三、石门山摩崖造像

位于石门山石门寺,共20余处,造像1046尊。石门寺石刻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门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唐,盛于宋、元和明,历代屡有修葺完善。内容主要为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或文殊)、大势至菩萨等佛像;还有释迦世尊涅盘像、释迦牟尼涅盘像等佛像,以及护法神、天师道众造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国魏明帝(公元234年)为纪念诸葛亮北伐中原而修建的石像龛,石像龛龛高达8米,面积超过了10平方米;此外还有三国蜀汉皇帝刘备(公元220年—265年)在石门山修建的孔明殿和昭明太子读书处遗址。

四、大佛湾摩崖造像

大佛湾摩崖造像位于宝顶山北坡的山顶上,始建于唐乾宁年间(公元885-899年),历代均有维修。大佛湾摩崖造像现存的佛龛共33个,龛长16.5米,宽11.2米,高8米。这些造像分布在10多块岩石上。主尊释迦牟尼坐像高3.3 (约1.45m),通高3.6 (约2.35m)。

佛顶束发高髻,身着通肩袈裟,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宝剑;腰系璎珞宝盖;肩披袈裟上有“金刚不坏身”字样;腹部有双趺坐佛图。造像以“大圆满”形塑,体现了佛教最高境界——圆满法身无所有法的观念;头戴宝冠,冠顶饰小金刚杵一周和云纹、火焰纹等装饰,具有浓厚的东方式风格。

六、大足石刻故事?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以佛教为主题的宗教摩崖石刻,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经过时间的洗礼,大足石刻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雕刻享誉中外,是我国晚期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栩栩如生的雕刻的背后,有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足石刻之九龙浴太子传说】

相传净饭王有一位美丽如仙的妻子,夫人身怀六甲之时,出游兰毗尼园。夫人一手攀扶着树枝,太子悉达多从其右腋下降生。太子一生下来便能行走七步。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此传说见于宝顶大佛湾第12号龛。石刻上太子裸坐于浴盆中,头顶盘旋着有九条巨龙,中间的神龙口吐泉水。工匠们巧借堰塘的水流,使得龙口流水终年不断。

【大足石刻之九涅槃升天传说】

佛祖年事已高,自知所剩时日不多,于是便准备回拘尸那城。众人行至半路,于娑罗树间涅槃,众弟子哭天抢地。大弟子迦叶远来后至,想追随佛祖而去。佛祖感到不忍心,遂说其母摩耶夫人携诸天女相迎,将涅槃升天。为止众人悲恸,用法力划地为波涛汹涌的大河阻隔大众,才安详寂灭。

此传说见于宝顶大佛湾第11号涅盘像,由于时间的冲刷,已经看不见弟子们的悲号之情,众弟子礼佛默哀送行,天上有其母率天女来迎接依旧栩栩如生。气势宏大,肃穆神秘,将涅槃这一佛教的最高仪式展现的淋漓尽致,石窟雕刻艺术到达了巅峰。

七、大足石刻讲解?

大足石刻是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县的一处巨型岩石雕刻艺术遗址,被誉为“东方雕塑博物馆”。以下是对大足石刻的详细讲解:

1. 历史背景:大足石刻的雕刻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经历了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不断修缮和延续。它以佛教题材为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独特魅力。

2. 规模与面积:大足石刻占地约23.7万平方米,分布于宝顶山、北山和南山三个主要景区。总共有75个洞窟和更多的浮雕,共计达10万余尊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宝顶山中心地带的北山摩崖造像。

3. 艺术特点: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形象逼真、构图恢弘的艺术特点而闻名。这些岩石雕刻精细逼真,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佛陀、菩萨、罗汉等形象,表现出宏伟壮丽的佛教艺术风格。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还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源。

4. 主要景点:在大足石刻中,最知名的景点之一是北山摩崖造像,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卧佛和千手观音像。还有许多其他洞窟也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岩石雕刻作品。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景点,领略到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美学价值。

5. 保护与维护:大足石刻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9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与维护工作,包括修复受损雕刻、加强环境保护等,以确保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长期保存和传承。

如果你对具体的某个景点或题材感兴趣,我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讲解。

八、大足石刻规模?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九、大足石刻价值?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十、大足石刻多大?

167平方公里。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