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扬州旅游业收入?
2020年扬州旅游收入8250.6万元。来扬旅游人次达到1777.69万人次。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有着“月亮之城”之美称的扬州,实在是美得精致,美的让人流年忘返。
彩虹总在风雨后,相信扬州将会整装待发,热情得迎接来自五湖四海得嘉宾。
二、旅游业收入应该怎样计算?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它的收入计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在这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经营收入测算方法,以帮助旅游业者更好地计算收入。
一、旅游收入的种类
旅游收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门票收入指游客进入景区、博物馆等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
2.住宿收入指游客在旅游期间所住的酒店、旅馆等的收入。
3.餐饮收入指游客在旅游期间所消费的餐饮费用。
4.购物收入指游客在旅游期间所购买的纪念品、特产等的收入。
5.旅游服务收入指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提供的旅游服务的收入。
二、经营收入测算方法
1.门票收入测算方法
门票收入测算方法比较简单,只需将门票价格乘以游客数量即可。例如,一家景区门票价格为100元,当天游客数量为1000人,那么当天的门票收入就是100元1000人=10万元。
2.住宿收入测算方法
住宿收入测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房间数酒店的收入与房间数有关,因此需要统计酒店的房间数。
(2)入住率入住率是指酒店实际入住房间数与总房间数的比例,入住率越高,酒店的收入就越高。
(3)平均房价平均房价是指酒店实际收到的住宿费用与实际入住房间数的比例。
住宿收入=房间数入住率平均房价
3.餐饮收入测算方法
餐饮收入测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客流量餐厅的收入与客流量有关,因此需要统计餐厅的客流量。
(2)人均消费人均消费是指每个客人在餐厅消费的平均金额。
餐饮收入=客流量人均消费
4.购物收入测算方法
购物收入测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游客数量购物收入与游客数量有关,因此需要统计游客数量。
(2)客单价客单价是指每个游客在购物时的平均消费金额。
购物收入=游客数量客单价
5.旅游服务收入测算方法
旅游服务收入测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旅游服务种类旅游服务种类很多,需要将其分类统计。
(2)服务数量统计每种服务的数量。
(3)服务价格统计每种服务的价格。
旅游服务收入=服务数量服务价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旅游收入计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旅游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当然,每种收入计算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2002我国旅游业总收入?
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快速增长,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
具体情况如下:
一、入境旅游
——2002年,入境旅游人数达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9%。其中:外国人1343.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1%;香港同胞6187.94万人次,增长5.65%;澳门同胞1892.88万人次,增长19.98%;台湾同胞366.06万人次,增长6.35%。15个主要客源国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有14个国家实现两位数增长,有6个(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印尼)国家的增幅超过20%。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达3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20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7%。
二、国内旅游
——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城镇居民3.85亿人次,农村居民4.93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支出2848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支出103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1.80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城镇旅游者人均花费739.70元,农村旅游者人均花费209.07元。
——在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国内旅游者接待总人数为2.19亿人次,旅游收入合计为865亿元,占全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的22.3%。
三、出境旅游
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其中:因公出境654.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8%;因私出境1006.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87%。
四、厦门旅游业的优缺点?
主要问题:旅游资源有待深度挖掘 旅游产业仍未做大做强 1.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中就已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全市旅游业增加值仅约占全市GDP的8%。近年来,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明显落后于金融业、信息产业等其他行业,与兄弟省市相比我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 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力度不够,缺乏特色旅游项目。目前,厦门市正处于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与高端游客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3.娱乐、消费等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缺乏面向高端游客的重量级商圈。目前厦门的娱乐消费业略显单一化,主要为传统的酒吧、夜总会、温泉等项目,缺乏面向高端白领的高档购物场所和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厦门的商圈尽管很多,但都存在商品低档化、同质化的问题,缺乏真正能够吸引高端游客、体现厦门特色的重量级商圈。 4.文化旅游提升不够,一台戏亟待开发。厦门虽然拥有爱乐乐团、小白鹭民间舞团、南音、歌仔戏等人文景观,又有郑成功、林尔嘉、林语堂等名人文化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丽江“纳西古乐”、西安“唐宫乐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5.鼓浪屿人文底蕴下降,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退化和高素质人口的流失,鼓浪屿人文底蕴日趋消失,文化、艺术气息逐渐淡化。多年来,鼓浪屿一直处在大量游客来去匆匆的半日游状态。 6.乡村游起步晚,挖掘潜力巨大。与梅州、漳平等周边城市相比,厦门目前开发的乡村休闲游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农家乐”休闲游阶段。 7.旅游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厦门的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区域、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而知名度较高的一些景区又分别隶属于旅游局、园林局、鼓浪屿风景区管委会、同安区政府、路桥集团等。 对策建议:在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涉台旅游上下工夫 一、统筹规划促进发展,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调研报告建议厦门要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来重新规划,重点放在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旅游项目的创建上。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尽快出台有关水、电、税、费、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使旅游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构建旅游大格局。当前可先将市旅游局和鼓浪屿区管委会二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市属的相关旅游企业整合,成立厦门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构建厦门旅游电子信息平台,提升厦门旅游产品推介力度。主要景点定期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强居民对旅游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挖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旅游 1.充分挖掘海上旅游文化资源。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海洋、沙滩资源,积极倡导和举办厦门—香港帆船拉力赛、环岛海上马拉松独木舟挑战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横渡台湾海峡等大型活动,带动各类游艇消费产业聚集;规划和引导海岛生存、休闲渔业、海钓、冲浪、独木舟、空中滑翔、帆伞运动、沙滩排球、游艇娱乐赛事、冒险旅游和体育文化旅游等成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旅游方式,让更多的人参加海上活动,把亲水运动当成休闲度假旅游中的重要部分。 2.完善园博苑的娱乐消费配套项目,打造水上嘉年华。建议有关部门规划建设高档的超级休闲购物中心,吸引国外知名大品牌入驻,吸引周边高端游客来此消费。完善主题公园的建设,增加园博苑的娱乐功能,将园博苑培育成为海西新的旅游热点。 3.借助五缘湾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建议借鉴澳洲情人港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把五缘湾策划打造成中国的情人港;大力开发厦门大型音乐厅和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开发两岸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与台湾文化的对接等。 4.挖掘温泉旅游资源,打造海峡西岸温泉游知名品牌。温泉是厦门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大资源之一,建议要及时制定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温泉产业地方行业标准,增加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突出温泉文化特色,提高温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温泉旅游成为厦门的一个品牌。 三、挖掘闽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一台戏 1.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鼓浪屿金牌旅游项目。一是打好“音乐牌”,突出鼓浪屿音乐文化(包括钢琴、管风琴)、崖刻文化、领事馆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效应,形成鼓浪屿的旅游特色。二是加强历史名人故居游项目的推介和开发,使之逐渐成为鼓浪屿的名牌景点。 2.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打造“印象厦门”一台戏。一是可以将“郑成功文化”作为厦门文化旅游的第一品牌来进行推广营销。建议举办一台具有闽台特色的文艺演出,不断更新,并常年演出,邀请知名导演和演员参与创作演出,内容可表现郑成功抗清复台的壮举、表现鼓浪屿东西方交织的历史文化、表现海峡两岸的渊源和交流等,形成类似“印象漓江”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将南音、高甲戏、布袋木偶和闽南歌等这些闽南印象元素整合起来,精心策划,依托各个区,每年举办一次闽南文化节,成为“一区一品”的主角。 3.建设一批闽南文化街项目。建设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街,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如鼓浪屿感情文化街、中山路步行街、乌石埔油画街、环筼筜湖咖啡酒吧特色商业一条街、翔安闽南民俗街、同安竹坝华侨农场休闲农业南洋风情街等。 4.丰富和完善一批特色夜间游项目。建议学习法国“红磨坊”的表演和经营方式,打造富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借鉴台湾的夜市旅游经验,规划建设一批夜市旅游项目,形成以“听南音、品小吃、逛夜市、赏乐舞”为主要内容的闽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5.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村建设。要尽快促进我市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每区都建设一个4A级的休闲度假旅游景点,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的活动方式,示范先行,以点带面。 四、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涉台旅游 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台游厦门中转项目的开发力度。旅游经厦门中转“小三通”赴台湾本岛旅游,团费可以节约500元至1000元人民币。厦门要利用价格优势,加大对这条航线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吸引台湾和大陆的游客中转厦门,开拓厦门旅游客源。要力争降低厦金航线的船票价格。 2.争取对台游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厦门办理对台游的扶持政策。争取早日开通厦门-澎湖包机;争取开放大陆居民部分省市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自由行政策;争取参照边境游做法,对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性展览或会议的外省代表,允许在厦门就地办理赴金马澎地区的相关证件等。 3.争取实行更加开放的特区旅游政策。厦门作为海峡经济区惟一的特区城市,应该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比其他城市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争取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特殊政策、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争取开放海洋旅游的相关政策、开放旅游相关产业的政策等。 五、培育高端旅游业,加强区域性旅游联动 1.大力开发游艇旅游。投资35亿元的厦门香山游艇码头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海上游艇旅游线路,并开展一些游艇游乐和比赛项目;与海上文化相结合,与海上自然保护区相结合。 2.发展会展旅游,培育高端旅游市场。有关部门要推动会展与旅游有机结合,在管理体制、市场营销、客源预测、配套服务、场馆后续利用上,实现利益互补、互动发展。 3.大力发展高尔夫球运动,带动厦门高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使高尔夫球运动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主要动力。建议在海沧、同安、翔安偏远的荒山规划建设高尔夫球场;鼓励民营和台港资企业为投资主体;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和积极争取国家级和国际性的高尔夫球赛事落户厦门。 4.推动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构建我市“大旅游圈”。建议进一步实施赣州—厦门红色旅游线路为核心的旅游合作计划等。以厦门为平台,通过联合泉州、漳州、龙岩等市,与武夷山共建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构建覆盖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2小时旅游圈。
五、2020承德市旅游业收入?
很多人都知道承德有很多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市内的避暑山庄和市外的外八庙,都是不错的。其中承德市内的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那里有山有水,有厅堂楼阁,很是壮观。2020年承德市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800.1万人次,由于疫情,比上年下降64.8%,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下降71.0%。希望随着疫情的减少,承德旅游业会更上一层楼。
六、2019年河南旅游业总收入?
2019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达9607.06亿元,同比增长18.31%。其中入境旅游创汇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6%。
河南为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4个5A景区,在我国5A景区数量排行榜上排第三,其中龙门石窟,少林寺,云台山,清明上河园等享誉海内外,近年来5A老君山也脱颖而出,成为中原必打卡的名片,另外爱国教育基地红旗渠,洛阳龙潭大峡谷,鲁山尧山,都值得一游
七、2016年旅游业发展趋势?
作者:熊翼
链接: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个什么方向? - 熊翼的回答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未来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未来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我一点也不诧异。早在之前,我看过一本书《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书里面阐述的观点大抵是这样的: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以前是靠工业园区的开发带动城市化进程,后来通过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导入人口与消费实现城市化,但由于房地产开发的产品功能过于单一,已很难实现人口的有效转化。如今,以旅游为导向的综合型产业开发,正作为新的力量在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
注意,这里说的是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小镇甚至是大型旅游综合体都包含其中。事实上,以后的大城市会相当的庞大。比如日本,首都东京人口目前已达到1329万,若以大东京城市圈来计,人口高达3700万,超过日本总人口的25%。韩国更夸张,预计首都首尔及周边仁川市和京畿道人口2029年将增至2618万人,占韩国总人口的50.2%。再看中国,目前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形,人口均过亿,未来人口集聚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城市日渐集聚的同时,小城镇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趋势。
不论是大城市,或是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都是:旅游化。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必然需求。按照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会产生新的需求,进入旅游社会。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GDP达到10.4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828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已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正式进入新时代。
旅游,也不仅仅是狭义的旅游观光,一切能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娱乐、休闲、度假产品都可看做旅游的范畴。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已经不是旅游景点的代名词,而是人们追求更健康、更高品位工作之外生活的统称。这样来看,旅游是不是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且已经近在眼前?
以“海南旅游地产”的视角来看。2008年海南旅游地产正式兴起,经历了2010年初的国际旅游岛概念泡沫之后,目前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粗放型的开发向旅游产业综合运作在转变。
雅居乐清水湾是海南旅游地产开发的先行者,项目08年入市,靠卖海南独特的热带环境资源一时件声名大噪,大量房源引发全国疯抢。在此之后,众多房企瞄准了海南这一块宝地,纷纷来拿地开发,意欲复制雅居乐清水湾的成功。到了09年,海南拿地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些三教九流的公司也来融资搞开发。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预期让开发商们肆无忌惮,他们的唯一的行为就是“买买买”!一时间海南房价蹭蹭往上涨,最夸张的时候一个小时一个价。据说有一个客户在三亚某楼盘看完房之后有点犹豫,想和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不到一个小时置业顾问打来电话:“现在价格已经涨了2千上去,再不定下来就没有房源了!”客户除了马上交钱,没有其他选择。好景不长,到了2010年下半年,海南房屋开始滞销,房价也逐步回落。三亚凤凰岛的房价已经由10年初的13万/㎡暴跌至目前的5-7万/㎡。(市场就是这样,先行者靠趋势稳赚大钱,后行者靠投机赚风险钱。)
雅居乐清水湾赢在起跑点,而现在它正在大张旗鼓地做旅游度假配套、做旅居服务。如果说08年雅居乐是带起了旅游地产开发的潮流,那这一次他是在引领旅游地产发展转型。生活饮食方面,清水湾美食佳肴、购物服务俱全,有南果市场、壹号公馆、联华优购超市以及洞庭湖湘菜、拉丁餐厅、莱佛士餐厅等一众商家;度假方面,有卓美亚、莱佛士、JW万豪、希尔顿、豪瑞阁、洲际假日等10数家高星级酒店;休闲养生方面,有亚洲最大游艇码头、豪华酒店KTV、香薰SPA、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等;文化娱乐方面,每年365天精彩活动不间断,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音乐论坛就放在雅居乐清水湾,业主可免费参与其中。
未来,产业复合型综合旅游项目是海南旅游地产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趋势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旅游与农业结合为观光农业、与餐饮业结合为特色美食街、与会展业结合为商务旅游、与传统商业结合为购物旅游、与体育结合为健康运动旅游等,两种以上产业融合形成了泛旅游产业。单纯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单纯的产业发展又缺乏某些旅游方面的元素(比如优美的环境、温润的气候、稀缺的资源等),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趋势,这是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吃、住、性、游、娱、购”正在逐步转变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学养闲情奇”。
一些大型综合旅游项目至少包括两种以上的融合型产业,能够脱离区域独立实现旅游运作。比如恒大海花岛,海南儋州填海而成的超万亩海岛项目,拥有丰富的休闲、娱乐、度假配套:国际会议城、58座地标酒店、大型水上乐园、博物群、温泉城、亚洲最大单体免税店等。虽然区域整体定位为工业园区,也挡不住项目对外的强大旅游引力,客户纷至沓来。建成之后,恒大海花岛将成为海南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型旅游旗舰项目。
未来的海南旅游地产,不再会是穿着旅游马甲的住宅地产。未来的国际旅游岛,不再会是打着旅游概念的国际房产岛。未来的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旅游+”,正是国家自上而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八、旅游业都有哪些收入来源?
高端旅游产业,团费利润是占最大的收入比重
中低端旅游产业,团费利润是小头,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服务要素才是利润的来源大头。
居家带娃,吃疫情软饭的第三年,要给孩子做饭了,时间不够,不能深聊,评论区可问。等娃睡了回复各位。
九、2016卫视广告收入排名?
湖南卫视依然稳居榜首,排名如下: 湖南卫视 浙江卫视 江苏卫视 安徽卫视 四川卫视 山东卫视 河南卫视 黑龙江卫视 辽宁卫视 天津卫视
十、2016咸宁人均收入?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42.4亿元,增长7.8%,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人均GDP可达4.4万元;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861元,增长10%,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388元,增长8.5%,预计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5%和8.5%。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