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发展特色要素?
1、产业振兴是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加工企业重心下沉,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需求。发掘乡村多种功能,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培育返乡农民工、入乡科技人员、在乡能人等创业主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2、实现产业融合。
乡村产业不仅仅是种养殖业,更要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种养殖业要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以现代化的种养殖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生物科技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种养品种质量的提升。发展二、三产业需要有相关的政策保障,如厂房、设施、设备的建设安装要占用土地,农业旅游需要为游客提供服务场所,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市级层面出台相应政策,协调好规土部门的政策限制与农业部门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科技。
农业产业发展应该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方式,推广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生态化种养殖模式,培育和引进优质农产品,以产品的高品质、绿色安全为主要农产品特色。
4、满足多样化需求。
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后需要有农产品加工或食品制造业的支撑。比如,在郊区建设一定规模的高标准的食品加工企业,以承接地产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和贸易为主,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多样性的消费需求。
5、提升乡村生活环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建设好乡村的道路和环境尤其是农民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在规划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原住民传统文化习俗的保存与开发,让乡村更美丽而不是让乡村变城市。鼓励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设有特色的民居,开发出体现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休闲农业项目,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增加农民收入。
6、吸引打工青年返乡。
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而那些在城里打工见过世面,又有能力改变家乡的人才应该创造条件吸引他们返乡。考察过不少中国的乡村超级村庄,也就是那些年产值上亿的村庄,这些村庄的带头人年轻时大多要么打过工、要么当过兵,他们在外见过世面,回到家乡带领村民致富,很容易找到致富门路。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进入调整期。
前几年,乡村旅游得到很大发展。各地为了争夺游客,纷纷建设特色旅游。结果大家都差不多。
太多的类似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很多设施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到位,综合服务能力差。除了简单的餐饮之外,没有太多核心竞争力。
三、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就不得不提我们的政府近些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而发展乡村旅游也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国家随着这些年的蓬勃发展,工业化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程度,紧跟着中国的城镇化也接近了60%。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定居就业,所以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缺少了青壮年劳动力的农村开始变得萧条。从长远发展战略来讲工业和农业必须要协调发展,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这个时候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振兴乡村是很及时和必须要去努力做的。
我是出生成长在农村现在在城市买房工作的一个农民,发自内心来讲将来我还是希望回到农村生活,一是因为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二是因为自己就属于那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就要发掘出传统文化,广袤的乡村大地有青山绿水有没被污染的环境,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有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要以生态农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宜居的方式来促进乡村旅游。因为乡村主要是以产出农产品为重要基地,所以它的发展建设注定不能像城市那样搞。对乡村来说有些地方是可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些地方就不能。比如说乡村的道路就必须要修的非常便利,这方面我们的政府做的非常好,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水泥路或者沥青路,早些年“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终于得以实现。乡村原有历史人文景观就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那样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即使改造那也是保护性的修旧如旧。
乡村的振兴也要秉持农产品出的去人进的来的理念,让人进的来,乡村旅游就是可以发展起来。乡村怎么吸引外面的人进来消费旅游,其实去问问久居都市中的人们就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他们会说:喜欢乡村的蓝天白云、诗情画意慢节奏的田园生活、喜欢乡村的柴门鸡犬吠;喜欢乡村的绿色食品、喜欢乡村的邻里宗族人文关系;喜欢乡村的民俗传统文化。所以在乡村要做好这些事情是一个很系统很全面的事情,政府现在已经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农民要有足够信心的同时也要改变旧有的思维。
农村是一块风水宝地,每一地方都可以依据本地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人文历史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地域名片。比如安徽的凤阳小岗村,因为它是中国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这里你可以见识到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可以体验到牛耕手锄的老式传统农耕画面、也可以领略到篱笆墙茅草屋那种惬意的居住场景。凤阳花鼓向你展现古人讴歌美好生活的愿望,大包干带头人和新时期的优秀村干部沈浩向你展示小岗村人大胆探索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岗正因为拥有这样独特乡村人文历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小岗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了自己富裕的当地农民。所以说发展乡村旅游小岗村的成功也是一面可以很好借鉴的镜子,当然每个地方的乡村都有每个地方的不同,发展乡村旅游都需要当地政府和农民去积极摸索实践找出适应自己的发展模式。
最后真心希望我们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乡村都能繁荣安康、农民安居乐业!
四、发展乡村振兴特色项目?
发展乡村振兴的特色项目可以包括:
1、扶贫项目: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农民的创新技能,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2、旅游项目: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景景点、传统民俗等,提供旅游服务。
3、手工艺品及服务业:发掘当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创造及推广新产品。
4、就业政策:开发当地的就业和技术培训项目,支持当地人口就业。
5、社区服务:发展当地的居民服务项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五、乡村旅游商品怎么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的是啥?
是不是了解一下乡村的特色,以及乡村的发展历史,还有其中的故事,还有乡村本地的特产。
为啥不抓住这些特点呢。
1.制作一些乡村特色的包装袋。
2.尽量优惠,不要在本地就欺客。
3.利用本地优势,顺势讲解本地的历史
4.小商品上,不如印上一些旅游的路线
5.免费提供一些茶水
6.乡村旅社,保证干净舒适
7.态度上和蔼可亲
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说了,其实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现在的乡村旅游已经慢慢的进入正规以及正轨了。
望乡村旅游越发展越好。
六、乡村特色经济发展例子?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距离合肥90公里,自驾车程1.5小时左右。
村庄规模
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半汤街道部分区域以及周边十余个村,其中一期重点开发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以及西瓜美食村。
开发主体
2015年3月,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入安徽淮商集团,联合成立了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瓜公社的联合开发主体,计划开发总投资5 亿元,建设周期36个月。
开发理念
按照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理念,融入“互联网+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推动三瓜村的全面振兴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乡村原有的田林农湖系统,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家园。
获得荣誉
2017年7月,“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2017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各地考察人员超过30万人次。
产业规划
(1)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目前已经入驻的电商企业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甲骨文等,还吸引了微创全国联盟、创客空间,以及大量文创基地、乡村酒吧和特产销售门店入驻。已经开发出茶叶、温泉、特色农副、乡土文创四大系列千余种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同,使农村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2)冬瓜民俗村:主要产业为半汤六千年民俗馆、古巢国遗址、手工作坊群。力图挖掘还原巢湖地区6000年的农耕民俗文化,先后建设半汤六千年民俗馆、有巢印象、冬瓜传统手工艺坊,引入客栈、民宿、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以体验半汤地方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庄发展模式。
(3)西瓜美食村:主要产业为80户风情民居民宿、60家特色农家乐、10处心动客栈酒店。与经典温泉品牌汤山共同组建汤山旅游公司,通过村集体入股和持股,共同开发温泉康养民宿,拓展村集体经济路径。
七、乡村发展特色品牌的意义?
推行发展“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助力。推行“三品一标”是通过认证倒逼机制,推行标注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经营环节,有利于实现“生产”“管理”并举,是从生产过程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此外,“三品一标”更是作为质量兴农 、品牌强农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的主要抓手。
八、乡村发展有什么特色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产业兴旺的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综合农业机械化率,反映农业生产效率与能力;农产品(加工转换)商品率、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的比例,从物力与人力上反映一二三产的融合;绿色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比重,反映新型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活力和质量;农产品订单生产和网络销售比重、农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重,反映现代农业销售和组织方式。
2、生态宜居方面的统计指标包括:水、土壤、空气良好率,村屯的绿化率,道路硬化行政村比例,农村自来水或是清洁水到户率,燃气和清洁能源用户比例,卫生间的普及率,污染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乡风文明的统计指标为:农村百姓平均受教育程度,是人的素质提高的根本,是乡风文明的基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俗、民风、民居,原生态文化,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方面;有线电视覆盖率,农户互联网普及率(宽带网入户),是新时代文明传承传播的重要手段。
4、治理有效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村民事参与率,农民权益维护的满意率,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5、生活富裕方面的统计指标为:通公路行政村的占比,要想富先修路,路是富有的基本前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砖混结构平均住房面积,收入和住房是富有的核心表现;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养老保险覆盖率、贫困人口发生率、老龄人口和儿童生活保障率,医疗、养老、生活等社会保障是富有的强有力保证。
九、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措施?
答: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注重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律、市场分析、精品特色打造、经营主体孵化,才能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特色产业重点是要把握其“特色”。比如自然与人文资源、乡村地域性特征等这些都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农村产业的特色,因为产业属地特色的突出表现是乡村,根植于乡村资源与环境。在将乡村特色资源打造成乡村特色产业之后,其本身的经营业态也是独具特色的,有别于其他产业。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农村特色产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特殊人群或者社会大众的功能化的需求,比如是单纯的文化体验,还是养生休闲等,都是具有鲜明的用户需求特色。
01、注重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律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须要与乡村资源创新相结合,与乡村农民利益及其全面发展相结合,与乡村社区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壮大乡村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相结合。
在尊重以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产业打造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县一特”的区域品牌。
02、注重农村特色产业的市场分析
这里指的是要分清不同市场的不同特点,确定服务对象,分析对象需求,把握需求发展态势,由此来组织产品的供给。
在此基础上,制定市场策略,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出面向市场的产品方案与市场运营方案。然后就要通过制造供求矛盾,创造需求大于供给,需求引领供给的发展态势来引导供给。
03、注重“精品特色”的打造
首先要由独特的自然、文化、产业等独特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创新、公共资源的配置、产品制造及服务方面做好特色的植入,创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创新特色服务,力求精品。
04、注重经营主体的孵化
一方面需要培育壮大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也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等紧密合作。同时加强乡村特色产业人才培养,比如乡村能工巧匠、乡村传统工艺传承人、乡村特色产业创业创新带头人、致力于乡村特色产业的农技推广人才和实用专业人才等。
总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资源环境处于友好状态,是生态友好型产业,每个地方的差异性造就了“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特色的挖掘和产品的打造,才能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伊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打造旅游品牌。
以创建名牌企业、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引导旅游景区差异化发展,九峰山养心谷景区于2016年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黑龙江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首批“十佳特色山庄”,荣林都“十大最美景区”等称号,大丰河漂流、金山鹿苑、峰岩山寨、金祖峰先后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外以红色抗联、林业文化、金祖历史等为背景打造的中国·冰湖雪村、白山红松原始森林、金博园、金秘洞等景区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化运作。旅游景区从原来的一家增加至现在的近20家。
(二)推进智慧旅游。
借助智慧旅游电子化的平台,在伊春市率先进行区域联票联营。实现重点景区Wi-Fi、3G、4G无线网络覆盖,建设景区信息管理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电子信息资讯、景点介绍、电子导览、在线预订及支付等服务,建设景区电子票务系统,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
(三)加强行业经营。
2017 年为将旅游商品与金山特色文化有机结合,改造了金山小镇木雕艺术馆,并鼓励商家做“千年金祖情”旅游衍生商品的制作推广。借助“森林铁人三项赛”的举办,设计制作纪念币和旅游吉祥物“金山狍子君”并推向市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