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项目应该如何规划开发?

芯达旅游网 2021-11-03 08:21 编辑:admin 53阅读

AD国际认为一要为旅游产业确立文化高度。站在旅游产业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要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的原则贯穿到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宣传促销和节庆活动策划等旅游工作的全过程中,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打造兼具旅游、文化品位的复合型产品,避免文旅融合发展在无序性和低层次性中循环。

二要尊重产业融合的内在规律,把握文旅融合的尺度。尊重产业融合的内在规律,就是尊重文旅二者在融合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二者主动融合的内生动力。而不是以政府推动代替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依靠“拉郎配”式的“被动融合”。

三要挖掘文旅融合的深度,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在注重生态环境和发展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今天,文旅作为无烟产业理应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传统产业分立而形成的多重管制体制积弊,通过放宽行业限制、破除行业壁垒,致力文旅之间的深度融合,为产业融合和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什么,应该怎么运作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谢邀!乡村游的核心毫无疑问是“乡村”,抓住乡村而发展“游”,这是运作乡村旅游的根本。

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美的乡村田园画,或者可能是自己美化了的最美记忆,或者可能是自己对向往的田园生活的想象。

记忆或者想象,都有现实的村落为蓝本,要么是自己小时候的家乡,要么是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村落。

同样,在我国,发展乡村游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参考宏村和婺源。

宏村和婺源的乡村田园风光,像诗像画,人们的生活场景就是对田园生活的最好诠释。

但是,宏村和婺源的自然资源不可以复制。古朴建筑我们可以仿造,小桥流水田地也可以改建,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恬静怡然的安闲味道却不能拥有。

如果是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各具特色,少数民族风情和民风民俗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样的地方发展乡村游是已经具备了基础,条件一旦成熟,发展不难。

不过我国的农村建筑样式除了一些有一定历史的特色民居,基本都一个样子,发展乡村游不免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

这样,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看能不能有点滴借鉴。

北欧风格的乡村,是山川河流森林和哥特式城堡散布山间河边,像童话,我们学不来,没基础。

英国乡村田园风光,是大牧场加精致建筑的别墅小院,座座整洁干净绿树成荫的小镇子,有历史有年头的老居民老爷车,还是学不来,我们没底蕴。

那么,近邻日本的农村咋样?

日本在农村改造过程中,是在原有房子的地址上翻盖,建筑样式保持古朴的特色,房子村落散布在农田中,推开窗就是农田和山川河流。

即便是集中居住的村镇,也是保持着建筑特色,尤其是卫生整洁的环境和美丽的花草绿化。

农人就住在这里,房前屋后栽花种草,饲养些家禽,伺候庄稼。

如果让你在这样的农舍里住几天,吃着天然的蔬菜水果,睡在大自然的静谧里,闲看风吹草低麦浪滚,静听虫鸣鸟叫林涛流水声,你愿不愿意?

与老农蹲坐田间地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乡村游,如何?似乎也没什么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