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封观星台原理详解?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通过观测太阳的运行轨迹,认为阳城是天地和宇宙的中心,并且在这里测量日影和验证四时。从此以后,当地就有了这样的民谣:“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
走进观星台景区的大门,经过照壁、山门和垂花门之后,迎面出现一座石柱,表面赫然写着“周公测景台”五个绿色的大字,后方的小庙中供奉着周公的塑像。相传,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阳时,曾经在这里测影。原本的测景台为土堆和木杆,直到唐代的开元十一年(723年),太史监南宫悦在此地建造起石制的测景台。
这座测景台通高3.95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梯形的基座被称为“圭”,上部的石柱被称为“表”,“表”的北面距“圭”上面的北边沿约37厘米。夏至日的时候,“表”的影长约37厘米,正好与“圭”北边的上沿长度吻合,所以测景台四周看不到影子,故俗称此台为“无影台”。
在测景台两侧,竖立着很多石碑,大多都是后人参观此地写下的感言。其中,垂花门内侧的一块石碑,上方刻着明代书法家郑大原写下的《春日谒周公祠观测景台》:“元圣当年曾测景,巍峨庙貌石淙浔。阶前台榭余芳草,门外山川映古林。观象已知超远略,量天更见识玄心。我来肃戒明禋典,漫向碑前績赏音。”
旁边有一口古井,虽然仅存两件石柱,但是依然被郑重地陈列在台基之上。相传,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修建观星台前,先期挖凿了这口井水。后来,测量仪器所使用的水,以及日常生活用水都取自此井。
观星台的正中有一条石槽,连接着下方长31.196米的石梁,它们相当于测量日影的圭表。高高耸立的台子,相当于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竿子,也就是所谓的“表”;台下长长的石梁,相当于一把测量日影的“尺子”,也就是所谓的“圭”。每天的正午,阳光会将台顶横梁的影子,照射在下方的“尺子”上。古人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定出太阳影子的长度,为制定准确的历法奠定了基础。
在观星台的顶上,还可以看到一件日晷,原本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可惜指针已经丢失。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圆盘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与“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日晷两面都有刻度,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和“时正”,正好是一天的24个小时。
除此之外,在观星台下方,还可以看到郭守敬创制的高表、正方案和仰仪等物的复制品,它们都是天文学中不同的测量仪器。在观星台的对面,有一座螽斯殿,原本是帝尧殿。1944年,侵华日军炮击观星台,殿宇被毁。2005年,登封文物管理局筹资,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
旧周王城位处西都镐京,在新周天下格局之下,显然已不再适合成为首都。短短几年之间,武王去世,管叔、蔡叔与殷商旧民联结叛乱;东方淮夷动乱不息,这都客观上表明了迁都的必要。君主唯有执中方可统御四方,以至八方,探求地中成为当务之急。
《周礼·大司徒》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夏至日,直立一根杆子,若影长一尺五寸,该处即为地中。按《周髀算经》的八尺圭表的记录,杆子长当为八尺。经过多处勘察和反复测影,周公求得地中为告成。
天地之中,这是就周代的疆域而言。以现代地理经纬看,周朝疆域北端是三公之一召公奭及其子的封地燕蓟,处于北京、大同一带,纬度约40;南端是熊绎封地楚,位处长江流域的长沙,纬度约30,南北之中纬度为35。东端是太公姜尚封地,濒临大海,东经约118度;西端是旧周故地,镐京西经约108度,则东西之中约113度。今告成,古阳城北纬34.4度,东经113度,恰恰是周代疆域东西南北的中点。
“中”,首先且必须是地理意义上的中,舍此无从谈立中与执中,遑论问鼎与逐鹿。以告成为中心而确立起的京畿,上应紫微宫,下临河洛地,得天时、地利与人和,方有八百年周朝江山延续。
立杆测影定九州,居中临御天下治。思及此,越千百年之后,身处当下的我们追迹三代,除了文献纸堆中寻影,更应王城故都里访貌。
元代时,郭守敬驻留告成数年,重建了观星台和复原了许多观星仪器,今天基本保持了当年的格局,已被列为世界十二个古天文台之一。
二、河南登封观星台的由来?
随着河南《元宵奇妙夜》的出圈,大家关注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我说一下观星台的由来吧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告成镇北,告成即阳城。这里北望嵩山太室峰,西观少室诸峰,面对箕山,南临颍河,东有石淙河绕流。相传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曾来到阳城测验日影。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年间,距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命太史令王恂等人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经过王恂、郭守敬、张衡等人的辛勤观测和推算,终于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18年)实行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法》。此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合365天5时48分12秒。与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里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300年。如与现代科学家推算的回归年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授时历》仅相差26秒,因此,我国观星台所测时间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
三、登封观星台作文300字?
观星台位于告成镇,告成是我的老家,可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家门口的景点都没看过,多遗憾啊!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爸爸对我说:"今天我们去观星台玩吧!"一听是去观星台,我的精神头来了,因为我早就想去了,连声说:“好好好!”
从登封城到告成镇几乎是一路下坡。一路上,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有说有笑,我也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景,因为我的心早已飞向了想象中的观星台。说着、笑着、想着,就这样一路飞速前进,在大约二十分钟后,又穿过一段崎岖的马路,我们终于来到了观星台。 观星台在一片绿意的包围中,庙宇一般的建筑在开阔的视野里显得格外耀眼。越过“千古中传”的照壁,我们就到了观星台门口。来到观星台门前,我就飞快地往里冲。 进入观星台的大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个非常高大的“石柱”,爸爸说,这就是你们书上说的“圭”和“表”,也叫“没影台”。
每当夏至日正午,这高约2米的“圭表”几乎没有影子,所以古人把这里看做天地之中,于是就有了“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成)”的说法。听了爸爸的讲说,我抚摸着圭表好奇地问这问那,问得爸爸有时也答不上来了。 绕过“没影台”,是一个高大的庙宇---周公祠,我们走了进去,庙门口有一个仿制古代的“表”。“表”共有三部分组成,最高最前方有一个很大的空空的正方体容器,它的下边有一个小洞。中间也有一个空空的正方体容器,上面有一个小洞,与上边的小洞相对应。最低处的空空的正方体容器,与上边有一点不同的是,容器下边没有洞,上边是一个铜塑像,它手里拿着一个小木板,小木板是活的,小木板上边还刻着时间呢!古人就是把水倒在最上边的正方体容器里,让水一点一点流到中间,然后又一点一点流到最下边,最后水会小木板浮起来,而后从小木板上的刻度线来判断时间。。。。。。 走出周公祠,我们继续向前走,哇!好看的原来在里边呢!前面只不过是个庙,后面才是观星台。观星台是梯形的,非常高大!
奇怪!观星台台体东面怎么会有两个大洞呢?从旁边的石碑上了解到,这两个大洞是1949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时炸的!这是日本侵华的铁的罪证。沿着阶梯我们登上了观星台,只见平坦的台体上边立有一个石柱,石柱上上由一个圆饼状的石盘,中间还有一个小洞。据说晚上从这里可以透过小洞可以看到北极星。我心想,这样小的洞,能看的这样准吗?我就问爸爸:“这个小洞真能看到北极星吗?” “能。”
爸爸肯定地说,“因为天心地胆就在这里。” 我仔细地观察着、揣测着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建起观星台的。爸爸说:“观星台是几百年前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为观测天象在全国建的27个观测站之一,这里是27个观测站的中心观测站。我们的纪年、历法、二十四节气就是从那时演进而来的。”几百年前,古人就这么聪明,他们是不是也想上天哪?忽然,我想起了我们国家刚刚发射成功的“神七”载人火箭,我又为现代人的聪明而感到自豪起来。。。。。。
四、登封观星台是什么地方?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0公里的告成镇(告成即古阳城,是我国最早的私有制王朝――夏朝的建都之地,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故乡,历史上曾被人们看作是天地的中心),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八大景区之一。 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始建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其作用是: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过实地测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的精确时刻 ,实行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9分12秒 ,与现在的测定仅相差26秒,与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 》分秒不差 。但我们的《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 》早300余年。 同时,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测景台”。周公姬旦也通过测景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
门票:15元
五、登封摘星楼景区登封人要票吗?
一句话简答:登封人进登封摘星楼景区是免费的,无需购票。
登封摘星楼景区的门票政策分析:
1. 根据景区官方的公告,登封本地居民凭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可免费参观摘星楼,无需购买景区门票。这是因为摘星楼是登封的地标性建筑,对当地居民而言具有重要的地方文化意义。
2. 景区实施这一政策,一方面是为了让登封本地居民更加熟悉与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增强地方归属感。另一方面也是市政府为了回馈登封人长期以来对景区的支持与关注。
3. 需要注意的是,凡持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为登封本地的普通居民,均可免费参观。只有实际居住地不是登封的游客或其他人员,才需要按规定购买门票入园。如果证件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同,工作人员有权要求说明情况并核实,以确定是否需购票。
4. 除登封本地居民外,其他游客都需要按景区现行票价购入门票。票价会根据不同的游览区域与景点设置,供游客选择购买。部分优惠票也设有适用对象和使用时间,游客进园前需明确所购票券的详细信息。
5. 根据景区的开放时间、游览线路结构与门票政策,综合考虑游客数量等实际情况,景区会适时调整或优化相关规定。但登封本地居民免费参观的政策应会长期保留。居民需要留意景区门票的最新公告与规定。
综上,登封本地居民凭证件免费参观登封摘星楼属于常年有效的优惠政策。但由于管理与核验需要,居民仍需携带有效证件以证实身份,确保能正常免票入园。其他游客则应购票入园,并留意景区最新门票规定。
专业建议:
1)登封人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以便工作人员核实身份并正常免费入园。
2)了解景区最新门票政策与规定,特别是部分时间的优惠活动与票券使用细则。这有助于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与争议。
3)理解该政策系市政府对本地居民的福利与惠民措施,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转借证件或以其他手段骗取免费福利。
4)居民应积极利用这一福利,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并在生活中积极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登封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5)参观时要配合景区管理,理解并支持其现行规定。不应过于在意是否通行哪些游览区域,避免与工作人员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争议。
6)有需求的登封人可向当地政府建议,适当评估将这一福利扩展至更多适宜的情况或人群,让更多登封人受益。但也需考虑管理效能,控制泛滥。
六、登封摘星楼详细介绍?
登封摘星楼,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是一座古老的观星台。该楼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葺,现为清代建筑风格。
登封摘星楼的建筑高度为36米,共有七层,每层都有窗户和楼梯供游客观赏夜空。楼上设有天文仪器和望远镜,可以观测天体运动和星座变化。此外,楼内还陈列着古代天文书籍和文物,让游客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登封摘星楼是中国著名的观星胜地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星空。在晴朗的夜晚,游客可以看到银河、流星雨等壮观景象。同时,登封摘星楼还是拍摄星空照片的好地方,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会前来捕捉美丽的星空瞬间。
总之,登封摘星楼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观星台,不仅具有观赏星空的功能,还是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场所。
七、登封摘星楼景区门票多少?
摘星楼景区门票:80元起
大熊山摘星楼风景区位于登封市徐庄镇王保庄,总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摘星楼主峰海拔1060米,是大熊山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整个景区如画卷般沿山谷徐徐展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这里山峻、水净、林幽、石奇。景区内三大瀑布奇观飞花四溅、四大山地湖泊烟波浩渺;还有树顶漫步景观、山地马戏剧场、月老庙等景点。
八、武汉周末游?
欢迎来武汉,周末到武汉第一天建议到黄陂木兰山、木兰湖周边景区游,一天时间可能还有些紧张。第二天市内的主要是江汉路、黄鹤楼、东湖和户部巷,晚上返程。
九、烟雨江湖怎么用轻功飞上观星楼?
1、点击武功,然后在右上角,可以看到一个轻功,选择激活;
2、在场景里面,点击一下自己的角色,周围会出现黄色的格子;
3、点击距离较远的格子,玩家的角色就可以使用轻功飞到这个地方;
4、不同的轻功有不同的妙用,比如水上漂在水里面跳的更远,而雁行功可以拿来爬山等等,高级的轻功所飞的格子更多,也就是玩家可以通过轻功飞的更远
十、登封自驾游最佳路线?
嵩山地区被官方划分成了三个景区,即少林景区、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
少林景区包括少林寺和三皇寨;中岳景区包括中岳庙、卢崖瀑布、观星台;嵩阳景区包括嵩阳书院、太室山峻极峰、会善寺、法王寺、嵩岳寺塔。
一日游(主要游览少林寺景区)
线路一:登封→三皇寨→少林索道下行→塔林→少林寺常住院→观看《禅宗音乐大典》→登封城区住宿
线路二:登封→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少林索道上行→三皇寨→观看《禅宗音乐大典》→登封城区住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